在國聯打交道,除了公開場合要能言善道,私下拉關係也很重要。一般人就是弄個包廂,請請老大帝國的代表團成員或者國聯要員,這個叫做重點突破。還有財大氣粗的,索性把整個飯店都包下來,能請的一次都請到,這個叫做全面撒網。
前者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那些中小國家知道了沒準就要拆你的臺,後者是花了大錢,其效果也可能就是收收名片,大家吃完了一抹嘴,第二天臉跟名字還是對不上號。
顏惠慶的做法與眾不同。
他做的比全面撒網還要過分。
請客,而且全部請。
人家一般只請代表團的首席代表,至多再拉一個副代表。
他是連秘書助手帶工作人員全發請柬,一個不落。
當時的國聯在規模上雖然比不了現在的聯合國,但也有60多個會員國,另外國聯衙門裡還有一幫人千萬不能漏掉。
把這麼多人請去飯店吃一頓,我估計中國代表團就是把回國的路費都墊上也不夠。
可這只是你的想法,因為顏惠慶根本就沒打算請兄弟們上館子。別說館子,連街上的大排檔他都沒捨得。
中國代表團有自己從國內帶來的廚師,中、晚飯都要做一桌工作餐。顏惠慶一想,反正桌子大(外國的餐桌比較大),幾個人是吃,十幾個人也是吃,乾脆,別浪費了,把外國朋友都喊上吧。
其實,咱們也不要把各國代表團的同志們想得太庸俗了,人家也是在五湖四海混的,見過世面,什麼好東西沒吃過。再好的飯店,對於他們來說,跟赴個婚宴沒什麼區別,那菜都吃得沒味道了。
嘴裡太油膩了,得換換口味啊。
那就嚐嚐中國地道的家常菜吧。
提起故國國粹,別的不敢亂吹,就是這個做菜水平那確實是沒人能比的。粵系湘系淮揚系,你見過哪個國家的廚師能分出這麼多流派的。
跟咱們比,老外做出來的那也叫菜?
來賓來了一嘗,果然有滋味,有嚼頭,這次吃了下次還想吃。
中國菜,very good。
對於各國代表團和國聯的這些人來說,中國人把他們請到家裡來吃飯,這還是破天荒第一回,是把他們當朋友對待,既親切又上檔次。
這一招就叫做拉近距離。
後來老美也學會了,用得最頻繁也最有效的是前任總統小布什,經常把人帶到他的那個什麼農場去吃飯。雖然吃得也並不咋樣,可去的人沒一個不引以為傲且沾沾自喜——總統家裡我都進去過,倍兒有面子!
吃飯的時候,顏惠慶也沒閒著。他問這問那,瞭解代表團和國聯的態度,順勢套出了很多正式場合或正常渠道下很難獲知的情報。
又交了朋友,又打聽了訊息,這頓飯就算沒白請。
到日內瓦一個多月,顏惠慶以每天請一個團的速度,把該請的都請到了,該混熟的都混熟了。
由於角色進入得快,顏惠慶很快就把國聯的各種程式,明規則潛規則,弄得如數家珍。
“一·二八”會戰時,顏惠慶要求國聯制止日本入侵,但有關提案,他沒有交給國聯理事會表決,而是交給國聯大會討論。
國聯理事會就相當於今天的聯合國安理會,國聯大會等同於聯合國大會,為什麼不找“安理會”而找“大會”呢?
“安理會”的議事原則是需要成員百分之百透過,無論誰在其中投了反對票,決議就得宣佈無效。
偏偏日本自己就是“安理會”成員。
你要告我的狀,我會理你嗎?
正是這條雷死人不償命的規則,曾經讓顏惠慶的前任走進過似乎永遠也無法走出的死衚衕。
和聯合國一樣,當初的國聯也是一個辦事效率極其低下且強者獨霸的官僚部門,以至於很多弱小國家都處於投訴無門的窘境。
顏惠慶找到的辦法是,避開“安理會”,直接找“大會”。
按照國聯大會的規定,無論誰是誰非,中日都是“相爭國”,要避嫌。中國將為此失去投票權,但日本也同樣。
後者正是顏惠慶想要的。
白川從七丫口登陸後,國聯大會即作出決議,要求日本停止入侵上海,這對日本政府內閣造成了很大壓力,“淞滬停戰協定”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
國聯大會決議透過之後,一家英國報紙的記者當場說了這樣一句話:“顏惠慶可以勝過我們大英帝國最好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