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3 / 4)

小說:一寸河山一寸血 作者:九米

配備舞臺燈光——照明彈和曳光彈,然後伴有大口徑機槍的掃射和反坦克彈的轟炸。

自當年靈寶戰役遭到胡宗南第一軍痛擊後,“虎師團”再次遭遇較大傷亡。最令人惱火的是,靈寶戰役時,多少還可以看到並打擊對面的守軍,這次卻只能捱打,不能還手。

隨師團長前進的譯電班乘著卡車,本來多高興的事,起碼用不著跟小兵一樣走路,不料卡車被炸個正著,譯電員死的死,傷的傷,電報密碼本炸碎後紙屑亂飛,煞是有趣。

譯電班直屬師團司令部,連他們都這種待遇,其他人的處境可想而知,幾乎一路都是提心吊膽。

內山原本指望“虎師團”能發揮快速機動作用,誰知事與願違,坦克竟然還遠遠落在步兵後面。

與坦克相比,東洋馬不一定非走公路不可,因此騎兵反而能夠後來居上,抄小道跑到了前面。

3月27日,騎兵旅團已到達距老河口以東不足五十里的區域。

劉峙一面對老河口飛機場進行緊急搬遷,一面圍繞老河口,排程陸空兩軍對騎兵旅團進行打擊。

老河口為丘陵地形,並不利於騎兵作戰。騎兵旅團為此傷亡慘重,每個騎兵中隊都被削掉三分之一,直到配屬的步兵趕到,才最終佔領老河口飛機場,但那裡已經空空蕩蕩,花力氣繳到的一些汽油和航空器材,也被飛機投彈給燒燬了。

誰斬誰的首

內山是久戰之將,一伸手,就能知道對手處在什麼樣的水平和層次。

鄂北會戰開始以來,守軍的一招一式皆極有章法,即使攻到老河口,亦毫不慌亂,最重要的是它的損失很小,隨時可以對已疲憊不堪的敵人展開反擊。

顯然,中國軍隊擁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指揮中樞。

3月29日,內山向騎兵第四旅團發出電令,下令執行“斬首行動”:繞過老河口,奇襲並殲滅位於老河口西北的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

騎兵旅團長藤田茂少將畢業於陸士騎兵科,擅長於騎兵隱蔽突擊戰術,戰前他特地訓練了一支很神秘的小分隊。

這支小分隊計程車兵全部背青龍刀、馬步槍和手榴彈,軍官則使用手槍、望遠鏡和地圖,乍一看就是一支活脫脫的中國騎兵。

如果你這麼認為,藤田茂一定會開心得連覺都睡不好,因為他就是要讓別人有這種印象。

正式名稱:特別挺進入斬隊。

偽裝成中國軍隊的日本“入斬隊”

入斬隊化裝成中國撤退軍隊,趁黑夜出發,離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越來越近。

似乎劉峙的腦袋再也保不住了,可惜藤田茂初來乍到,忘記了自己身處什麼地方。

豫西、鄂北、陝南,那是一個民風極其強悍的三角地帶,即古之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當地人全部尚武好鬥,村村寨寨有槍有自衛團,過去軍閥混戰時,甭管哪路人馬,路過時一定要打好招呼,否則砍你沒商量。

日本人,那卻是不用打招呼的,因為沒得商量。

據說在豫西時,曾有一座寨子裡的自衛團出面宴請駐於當地的日本軍官吃西瓜,吃著吃著,他們忽然翻臉,七手八腳就把從大隊長到翻譯的八個日本人全給剁了。

要指出的是,那座寨子與日軍大隊部僅隔五百米,這些老百姓的膽量究竟有多大,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入斬隊跟他們的旅團長一樣不知厲害,他們到達一條河邊時,準備選擇渡河點,就去向當地人問路。

這一問,什麼偽裝都白搭。

給入斬隊擔任嚮導兼翻譯的是兩名偽軍,但不是當地偽軍,是從豫東臨時調來的,一說話,人家就發現口音不對。

入斬隊隊長自稱是老河口防守部隊的某某,卻連中國話都說不利落,更是把老底都給抖摟出來了。

發現這些人原來是偽裝的日軍後,老百姓不是大驚失色,而是大喜過望。

靠請吃西瓜才剁了八個鬼子,勉強繳了幾條槍,眼前起碼有三十個鬼子,不僅有槍還有馬,這該是多大一筆收成啊。

於是,一個村一個村地趕過來,他們的興趣就是殺了鬼子後,再奪走槍和馬。

沒有人感覺恐懼和害怕,只是唯恐落後,彷彿面對的不是荷槍實彈的日本兵,而是生產隊裡準備分給大家的魚和肉。

入斬隊員都是從騎兵旅團裡挑選出來的精兵,具備極強的作戰能力,但周圍上來包圍的人密密麻麻,越來越多,粗粗估算一下,竟有一千多人,而且很多手裡還有土槍土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