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家族、哈布斯堡家族以及英國王室都在競爭,他們試圖將全新的考古科學與古老的帝國遊戲結合起來。
#####
註釋
信奉猶太教的猶太人直到1858年才在眾議院有了一席之地。新《議會法》最終允許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成為坐在眾議院的第一個有議員身份的猶太人。有意思的是,沙夫茨伯裡卻一再對此進行反對,作為一個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者,他真正的興趣在於猶太人的迴歸及改宗,以為基督再臨作準備。但是很久以後,他卻大度地向首相威廉·格萊斯頓建議“把那個出色的老希伯來人(蒙蒂菲奧裡)寫進英國世襲立法者的名冊,登記在冊的日子將是上議院的一個輝煌日子”。這個日子來得很快,1885年,在蒙蒂菲奧裡死後,英國將第一個猶太貴族爵位授予了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的兒子內森。
'2' 去往聖彼得堡的路上,蒙蒂菲奧裡在維爾紐斯受到成千上萬猶太人的熱烈歡迎。維爾紐斯是個半猶太人的城市,有許多研究《塔木德》的學者,被稱為“立陶宛的耶路撒冷”。但是,尼古拉一世並沒有放鬆他對猶太人的管制,後來當猶太人的日子變得更糟時,蒙蒂菲奧裡返回俄國會見了亞歷山大二世。據說,在俄國,每個猶太人簡陋的小屋裡都有一張他們的守護者蒙蒂菲奧裡的畫像,他就像是猶太人的偶像。後來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領導人哈伊姆·魏茨曼寫道:“(在平斯克附近名為‘莫托爾’的小村莊裡)每當吃早飯時,我爺爺總是會給我講述那些偉大人物的故事”,“我尤其對摩西·蒙蒂菲奧裡爵士訪問俄國的故事記憶深刻,那個訪問雖然只發生在我出生前一個世紀,卻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實際上,蒙蒂菲奧裡尚在人間時,他就已經成了一個傳奇。”
'3' 蒙蒂菲奧裡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慈善家,卻不是最有錢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通常會透過他這個渠道把錢轉到耶路撒冷,而他的救濟院也是在美國新奧爾良大亨猶大·圖羅的資助下修建的。1825年,圖羅曾支援在紐約北部尼亞加拉河的格蘭德艾蘭建立一個猶太人家園,專案失敗後,他留下六萬美元讓蒙蒂菲奧裡用於耶路撒冷。1854年,羅斯柴爾德家族建造了一所當地急需的猶太醫院,在1856年訪問耶路撒冷時,蒙蒂菲奧裡又建立了一所猶太女子學校,該學校遭到正統派猶太人的反對,隨後該校被其外甥萊昂內爾·羅斯柴爾德接管,萊昂內爾以其過世女兒的名字將其重新命名為“埃維莉娜”。不過,耶路撒冷最大的工程要數猶太區靠近胡瓦會堂的提法利特以色列猶太會堂。該會堂是由以巴格達的魯賓和沙遜家族為主導的世界各地猶太人集體出資修建的,這個美輪美奐的圓頂會堂是猶太區最高的建築,1948年被毀之前它一直是巴勒斯坦猶太人的活動中心。亞美尼亞人也有他們自己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石油大亨古爾本基安家族。古爾本基安家族經常到耶路撒冷進行朝拜,他們在亞美尼亞修道院建造了古爾本基安圖書館。
39 新宗教
公元1860年—公元1870年
皇帝與考古學家:無知的異國人
1859年4月,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弟弟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成為第一個訪問耶路撒冷的羅曼諾夫家族成員,他在日記中簡潔地寫道:“我終於成功地進入耶路撒冷”,“這裡到處都是人和塵土”。當步行來到聖墓大教堂時,他“飽含眼淚和情感”,而離開這座城市時,他“禁不住哭泣”。俄國沙皇和這個大公還曾經計劃過對耶路撒冷進行文化攻勢,一份外交部的報告宣稱:“我們必須在東方展示我們的存在,但不是透過政治,而且透過教會”,“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我們的使命也必須在那裡”。康斯坦丁大公建立了一個巴勒斯坦學會和俄國輪船公司,目的是運載來自敖德薩的俄國朝聖者。他還視察了佔地18英畝(約7。3萬平方米)的俄國人的地皮,在這塊場地中,羅曼諾夫家族開始修建一個小型的有莫斯科風格的小鎮。很快,來到耶路撒冷的俄國朝聖者越來越多,因此羅曼諾夫家族只好額外搭建帳篷來供他們住宿。
英國人和俄國人的做法簡直一模一樣。1862年4月1日,阿爾伯特·愛德華,這個胖胖的、二十歲的威爾士王子(未來的愛德華七世),在一百個土耳其騎兵的護衛下騎馬進入耶路撒冷。
王子暫住在耶路撒冷城外一個大營裡,他非常興奮,想在胳膊上弄一個十字軍的刺青。他這次訪問無論是在耶路撒冷還是在英國國內,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愛德華王子的訪問不僅加快了英國政府對詹姆斯·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