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中醫入門你問我答》全集(精校)

作者:劉為綰

★★嚴正宣告:

本書籍是網路收集而來,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請不要使用在商業用途,如果您覺得我們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

我們會盡快去掉您認為侵權的書籍,謝謝支援!!

內容概要:

筆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對這個問題談談個人的體會和看法,以期透過學習和交流,讓更多的人能正確理解、學用中醫學,從而對祖國醫學的繼承和發揚做出各自的貢獻——這就是本書的寫作目的。 本書是科普類的讀物,希望有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內容由淺入深,敘述力求通俗簡單,只求總的概念說明。

自序

筆者先學西醫,後來透過早期“西學中”的學習,又從事中醫,直到退休,又已多年。在這幾十年裡,既待過大小醫院、療養院,也到過缺醫少藥的邊鄉僻壤;既搞臨床,也搞過教學。教過正規學校,也教過短期培訓的保健員、赤腳醫生。更重要的是,筆者又曾是飽受多種疾病折磨的患者,既當了病人,又當了醫生,因此體會特深。特別是未學中醫時,也曾對中醫學半信半疑,甚至也笑過中醫,很不理解。後來經過深入反覆的學習與實踐,才感到中醫學的科學。

因而也體會到,中醫流傳已久,為什麼還有許多人不理解中醫學的科學性呢?主要原因是我們過去對祖國醫學的科學實質宣傳普及得太少了,特別是對其中的一些“為什麼?”解釋得很不夠。比如中、西醫學為什麼差別那麼大?為什麼中醫先生看病要用陰陽五行?“經絡學說”書上說了那麼多,為什麼不帶我們到解剖室裡去看看?老師說:“那是看不見的。”既是看不見的,為什麼又說它是寶庫中的“寶”?這是不是說空話?中醫看病為什麼只用三個指頭?搭那麼一點橈動脈能看準嗎?等等。一大堆的“為什麼”,一般書上,詳細解釋的不多,但這些卻是人們極想了解的。縱使有的目前尚無定論,但人們也都想知道目前爭論研究的焦點。因此筆者曾一再呼籲:趕快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這對繼承發揚以及對中、西醫學的互相理解、交流等等,都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筆者有感於此,不自量力,想以“過來人”的身份,對這個問題談談個人的體會和看法,以期透過學習和交流,讓更多的人能正確理解、學用中醫學,從而對祖國醫學的繼承和發揚做出各自的貢獻——這就是本書的寫作目的。

本書是科普類的讀物,希望有一般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內容由淺入深,敘述力求通俗簡單,只求總的概念說明。

本書直接、間接引用了一些各書、報、刊上的文獻資料,謹向各有關作者致以深切的謝意!另外,如有引用、理解不當之處,筆者除文責自負之外,敬請賜教指正!

宋康主任醫師與馮利平副主任醫師在百忙之中審閱本書並提出寶貴意見,在此深表謝意!

劉為綰

2010年春

開場白:你知道中醫是怎樣看病的嗎?

知道,我看見過,中醫看病,簡單得很。病人掛好號,輪到他了,他只要走進診室往中醫先生面前一坐,告訴醫生什麼地方不舒服,比如咳嗽啦,胃痛不想吃飯啦,失眠不想睡覺啦,等等。然後伸出舌頭一看,又先後伸出兩手往醫生面前桌上的小枕頭(叫“脈枕”)上一放,讓醫生給他切脈,醫生再問了幾句,病就看好了。

奇怪,中醫生這樣看病,能看準嗎?

答覆是隻要這是位正規的中醫生,或者是真懂中醫的西醫生,那麼他就能看準看好。

那是什麼原因?原因是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體系的醫學。通俗地說,就是中、西醫用的是各人自己的一套本領,方法不同,但目的和效果相同。西醫用的是精細的將人體層層分析進去檢視病變的方法,所以要做各種檢查,而且越查越細。而中醫的方法恰恰相反,它不能層層分析,用的是觀察病人全身的外在表現(比如神色形態、舌、脈等等變化)以推測病人內部病變的方法。所以它要看病人外在的“全身綜合反應”——中醫學裡稱這為“證”,然後治療。中醫常說的“辨證論治”,就是此意。事實證明,只要這個全身反應的“證”治好了,那些區域性的病也就不同程度地治好了。

上面中醫生那麼短短時間裡的看舌頭、切脈、問了幾句等等,就是所說的望、聞、問、切“辨證論治”的過程。比如說上面那個病人病情怎樣?行動如何?有無彎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