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變化不斷進行“改方”。比如第一次的藥方太“寒”了,病人服後有口淡、食慾降低不太想吃飯;太“熱”了,病人有口舌乾燥、大便秘結等等時,醫生在複診時就要加減藥物進行糾正。這樣,一次次複診,仍是一次次望聞問切、四診八綱地辨證,一次次改方,直到痊癒為止。因此這裡也要提醒大家:在複診時,除了告訴病情變好的一面之外,同時也要將不好的反應等等告訴醫生,因為這樣才能徹底全面治好你的病。認真細心的醫生也歡迎這種意見和病人的,因為這樣他才可更進一步得到全面的經驗。因為說到底,治病是醫生和病人多方合作的事,只有雙方密切合作了,才能取得全面的效果。不要像舊時有的病人那樣,故意不說病情以“考”醫生,那樣做只會貽誤病情。(見附註4)

另外要注意的幾點:

複診時一定要帶原病歷,因為上面記有系統資料。複診時,醫生要接著前面的資料、思路分析,然後進行改方。

(2)中醫看病,要辨明是什麼“證”才能治療。這“證”的名稱,也全用中醫學概念的,而且要把“證”名寫入中醫病歷,比如風熱外感、風寒頭痛、心陰不足等等。而一般社會上大多數人又都習慣於西醫概念的“病名”,對中醫的“證名”瞭解得少,這時注意不要牽強附會自行套用解釋,以免生出許多煩惱曲折來。(見附註2)因為中醫看病是先定“病名”再定“證名”的,而要治的是這個“證”,才能治本。比如“頭痛”是“病名”,一定要經過“辨證”,診得是“風寒頭痛”或“肝陽偏亢”等等,才是“證名”,才能治療。例如前舉失眠病人,中醫診得他是中醫的“心陰不足證”時,他如理解為西醫的“心臟衰弱”,就全不對了,如果再進一步理解為“心力衰竭”,那就更要驚慌失措了。因為中醫說的“心”和西醫的“心”是完全不同的內容和概念,相混不得。如果他一定要問這“心陰不足”是西醫裡的什麼病?那這中醫生也只能告訴他“可能相當於西醫的神經衰弱”。為何只是“可能”?不能肯定嗎?不能,因為西醫的病名確立更嚴格,它必須經過他們那一套檢查之後,才能確定,馬虎不得。如果這病人硬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那也可以,現在正規的中醫大都兼通西醫,他會按照西醫的一套給他檢查治療。另外,也有中醫生按照病情需要主動加用西醫方法檢查治療的,這就是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之一了。目前也使用得很多。特別有些病,西醫方法查得細而深,有時也要作全面系統的檢查,以便更好地結合治療。

(3)有的病人,自己懂點中藥,又愛鑽研,常常在醫生開好的方子上按自己的想法加減藥物。這使不得!這容易打亂治療步驟而貽誤病情。因為開方的醫生是按當時所辨的“證”開好了方藥的。一個方子的組成,有嚴格的規則,主次分明。中藥學裡所謂藥物配伍的“君、臣、佐、使”,就是這個意思。如果隨便一改主次,就成另一方子而不對“證”了。打個比方,中醫方劑組成,如同演一臺戲,生旦淨末丑,在每出戏裡都有定則。在這出戏裡,劇情需要老生唱主角,而在另一臺戲裡可能要旦角為主。主角不同,劇情也變,你如亂變,這臺戲就唱不好了。比如:在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是主角,他唱重頭戲;豬八戒就只能是配角,出出醜逗逗笑。如果把豬八戒寫成主角,故事失去了主線,唐僧西天取經也取不成,故事就沒味了。用藥主次之理,也是這樣。

(4)中藥的配服。(見附註3)

有人說中藥好,沒有副作用,對嗎?此說有對有不對。說對,是指它在辨“證”明確而且複方使用時,確是如此。(“複方”,中醫術語,指由多味中藥組成的方子。)因為如前所述,中醫講“辨證論治”,講調整全身綜合反應,又講不斷辨證“改方”,這每次改方的過程就有糾正副作用的過程。仍以上述失眠病人為例,如服藥之後,說飯少吃了,複診時一看滿口白苔,複診的中醫就要說“上次的藥太寒了”,複診時就必糾正。如不糾正,就是“藥不對證”,是醫生沒有水平,不合格。一改,不寒不熱,病也好了,醫生才放心——這才是合格的中醫。因為中醫學裡,歷代都要求辨證論治,要求“藥必對證”,而且成了一種守則,大家都這樣做,最後就少副作用了。所以說只要是“辨證論治”準確了的複方,就少副作用。

至於單味中藥,用得不恰當,同樣有副作用。古語說“是藥三分毒”,這“毒”就是副作用。例如:鹿茸、肉桂、附子都是溫熱藥,用於經辨證、體質屬“寒”的人,用得適量,就無副作用。如不經辨證用於一般人,量又不大,可能也無副作用,但如瞎用在體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