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人體質對該病的抵抗力、免疫力,對病原的敏感性,對外界環境條件的適應性等等相互作用後的一種“綜合反應狀態”的名稱。它是隨著疾病的階段型別的不同而不同的。

更簡括地說:中醫的“證”是病人得病後的一種機體“綜合反應”的名稱,即中醫對此病此時此地的診斷結論。因而它又含有此病“階段”、“型別”的含義。所以現在也常以“××型”來稱呼。

上面這樣說太籠統,舉例如下:發熱、出汗,是症狀,是孤立的“症”,沒有“綜合反應”的含義,不是“證”,中醫不能治。但當該症和其他條件結合起來之後,便成了“綜合反應”的“證”,中醫就要治了。比如有一類病人的發熱出汗是出現於“外邪”易犯的季節(比如流感流行季節),病人原來體質較壯實,這次又是初得病,其發熱表現是高熱不退,而且不分晝夜,出汗也不分白天晚上,脈象是滑數(流利而快)的;另一類病人的發熱出汗,是出現在體質虛弱時或久病纏綿之後,其表現是低熱綿綿,早輕晚重,出汗又都在夜間睡醒之時(醫學上叫“盜汗”),脈象是細弱的等等。這時,兩類病人的“症”雖相同,但“證”就全不相同了——前者叫“實證”,後者叫“虛證”。證不同,治法也不同,從總的說來前者宜用“表散”法,後者宜用“清補”法。如不辨證只憑孤立的“症”下藥,如用反了,就會犯中醫學說的“虛虛實實”的原則錯誤(即“散”了“虛證”而“補”了“實證”),適得其反而出事故,所以必須辨清。前面實熱的例子類似西醫流行性感冒等病的發熱出汗,後面虛熱的例子則類似於肺結核、神經衰弱等一些慢性病中的低熱盜汗症狀,西醫的方法常用止汗劑“汗定”等取效,但不能除根。於是有的人就說了:“西藥是隻治標不治本的!”其實這也是偏見。西醫在治標的同時,也進行治本的,比如醫治肺結核時用抗癆藥就是它的治本之法,只是它的用法和解釋不像中醫一樣籠統地都包括在一個“證”字上罷了。

再舉一例:“洩瀉”(腹瀉),也是常見症狀之一,是“症”。按現代醫學體系分類,一般分胃原性、腸原性、胰原性、內分泌性腹瀉等等。而在中醫體系裡就用“證”來分類了,簡單地說可分“感受寒溼症”、“感受溼熱症”、“飲食所傷證”、“脾胃虛弱證”等等,這些“證”,就是這個病(洩瀉)的中醫診斷,這裡的“證”就有“型別”的含義。如果這個病人因某些原因(比如失治或誤治)而轉成慢性洩瀉了,比如原有“飲食所傷證”(俗稱消化不良)的,因失治而出現大便時溏時瀉,食慾減退並有面色萎黃、神疲怠倦,舌質淡紅,舌苔白,脈象緩弱等時,這時中醫就改叫“脾胃虛弱證”了。這個脾胃虛弱證“也是此病此時此地的中醫診斷。而這個“脾胃虛弱證”相對於前面失治發展而來的“飲食所傷證”來說,這“證”就含有“階段”的含義了。由此可見,中醫診斷的“證”是隨著病情的變化而改變的,不像西醫,診斷一經確立,便直到病癒,始終不變。前者中醫的方法能體現疾病的整體動態變化,而後者——西醫則易於定性定量,各有千秋。

再舉一例:咳嗽,是症狀,也是“病名”,正規的中醫生,必講“辨證論治”,光憑“病名”是不能論治的,因為它不是“證”,沒有觸及疾病的本質。所以當你找中醫生說:“我咳嗽了,請你開點藥”時,他就必定要詳細問你的病情,要看你的舌、舌苔,要給你診脈。一句話:他要用他的望、聞、問、切“四診八綱”之後,得出你此時此地的“綜合反應”而確診為“××證”了,才能給你開方治療。比如你的咳嗽是新病不久,表現為痰多,痰色白而清稀,舌質淡紅,苔白而薄,脈象浮緊等時,你就會被診為得了“風寒外感證”,診斷既出,這時中醫就給你用“溫肺散寒”的治法。一般常用“杏蘇散”、“三拗湯”等加減治療。

如果你有個同伴也咳嗽了,他的表現是咳聲重濁,痰多而黃或喉部乾紅不適,舌質較正常紅,舌苔也白而薄,脈象浮而數(快)的,那麼中醫生就會診斷他為“風熱外感證”,治法是“清肺散熱”,一般常用“桑菊飲”(也是方劑名)等治療。你們兩人同是咳嗽,為何治法處方都不同?原因是你兩人的“症”雖同,但“證”卻全不同。一寒一熱,本質相反,所以不能相混。如果不經辨“證”或二人的方藥用反了,那就要成“寒熱不分,虛實不明”的糊塗醫生而貽誤病情了。中醫裡“證”的重要,由此可見。

【問】“證”怎麼辨?什麼叫“四診八綱”?

【答】辨證的方法和綱領就是書上所說的“四診八綱”。“四診”就是中醫看病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