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方法;“八綱”,則是對一切疾病進行初步鑑別分類的八個綱領。“辨證”是將透過四診方法收集來的資料,初步按八綱進行分類而得出對這個病的初步診斷(相當於“初步印象”吧)。
“四診”,即常說的“望、聞、問、切”四個字、四種方法:望,是醫生用眼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舌苔等。聞是用耳聽病人的各種聲音和用鼻聞病人的氣息(此舉似欠衛生)。“問”,是問病史及其他有關情況。“切”,是醫生用手觸控病人的“脈”和身體其他有關部位。“四診”之中,用現代語說,有症狀也有體徵,它是辨證的資料和依據,缺一不可。
在四診中,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望診裡的“舌診”(即望舌體、舌質、舌苔的變化)和“切診”裡的“切脈”(土話也叫摸脈、搭脈、號脈)在中醫的傳統診法中又具特別重要的地位,是中醫學的幾大特點之一。所以必須認真學習體察,否則就不能用中醫的方法看病,更不能稱為中醫生。
【問】為什麼中醫的舌診、脈診這麼重要?不學它,行嗎?
【答】不行,因為我們祖先對疾病的診斷歷代以來都和病人的舌苔、脈的變化緊密地聯絡在一起,並以此為標準了。而且積累了許多經驗,最後還上升成了理論,出了許多專著,形成了所謂的“脈學”。它的內容雖繁簡不一,但總的說它在中醫學裡是十分重要的。它的重要也正如西醫生看病的聽診器、顯微鏡、B超等等,離了它就沒有標準,就不能看病。舉例如下:舌診,粗略地分,凡舌質(舌的質地)“淡”的(即比“正常淡紅”的更淡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