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太后容色寡淡,道:“若是與本案相干,自是可以在堂上公開說明;若是無關,便無須在此時提及。”
薄光語聲平直,道:“有道是內外有別,微臣想要說的話字字事關本案,卻不宜過早在堂上公開,還請太后、皇上移駕後堂。”
慎太后眉峰高軒。
兆惠帝笑道:“朕看母后也有些乏了,到後堂小事歇息,順便聽聽薄御詔說些什麼罷。”
“如此也好。”當下看來,皇帝對薄光的維護已然是無所顧忌,她亦該適時應變,改弦易轍。
於是,堂訊暫歇,嫌犯歸牢,母子移駕後堂。
“微臣以為,這樁案子審到此時,已經無須再審。”薄光佇立於帝與太后之前,侃侃而談,“誠如太后所說,此案早已是證據確鑿,明瞭清晰,之所以拖至如今,系因各方考量。昭容娘娘乃金玉之軀,縱然拒不認罪,亦不宜加刑逼訊。與其繼續闐湊諸多人力物力拖沓下去,不若快刀落下,將這團亂麻一斬而斷。”
慎太后思索須臾,問:“這把‘快刀’所指何物?”
“太后、皇上的聖裁。”
“皇帝和哀家下這道旨意有何難?”慎太后聲線稍揚,“可哀家若想如此,何須等到今日?哀家執意宗正寺審訊,是為彰顯大燕執法公平,使各方無隙可趁,無言可詬。你審了恁長時日,竟然只想得出這麼一個法子?倘使是為了避責躲懶,直說無妨,大燕人才濟濟,不愁沒有可用之材。”
“太后容稟。”她未張未馳,徐徐道來,“當初若不審即判,自然是眾口紛紜各執一詞,如今歷時恁久,證人、證物屢屢過堂,舉朝皆知,又因昭容娘娘始終未曾認罪,方須一道聖裁了斷這樁公案,早日平息前朝、後宮紛湧而出的杜撰與揣測。”
“了斷?平息?”兆惠帝輕嗓反問,“薄御詔有何恁藉,以為聖裁一出,便能了斷此案,平息紛紜?”
“聖裁即出,自需公允,既可維護大燕法紀威嚴,又可照拂老臣愛女之心,各方便無異聲。”她道。
兆惠帝啞然失笑:“朕聽著你似乎連‘聖裁’如何的‘裁’法也有了主意?”
她垂眸:“微臣斗膽,是想過這個‘裁’法,皇上赦微臣無罪,微臣方敢暢所欲言。”
兆惠帝揚起唇角:“赦你無罪,但講無妨。”
“僅憑淑妃娘娘宮中宮人的證言,以及被疑屈打成招的春禧殿宮人證詞,沒有魏昭容的親口供認,無法判昭容娘娘僭越規制、覬覦後位的大罪,但娘娘不敬太后、試圖自戕等罪愆眾目所見,辯無可辯。如今可否以此兩項大罪予以裁奪?”
慎太后面容間稍見霽色,微微點頭:“如此的話,哀家也覺有兩三分的道理。皇帝認為小光此諫可行麼?”
兆惠帝略作思忖,道:“魏相勞苦功高,昭容育有帝裔,論情論理,委實不宜對魏昭容施以重刑。但有罪不究,置大燕法紀空設不說,也易使他人心生僥倖,競相追仿,造就惡果頻出。小光這個主意,不失為折中的妙方。”
慎太后頷首:“就這麼辦罷,褫魏昭容的昭容位分,打入冷宮,大皇子姑且由哀家照顧,改日另擇良母。”
兆惠帝面生不忍,嘆道:“她畢竟是蠲兒的生身之母,削其位分,不必另擇冷宮,就將她幽禁在春禧殿,事佛茹素,長年反省如何?”
“皇帝這麼說,哀家當然同意。你們是夫妻一場,哀家和她何嘗沒有婆媳的情分?”慎太后語聲甚是柔藹和緩。
不可一世的魏昭容從此再無前程,太后娘娘心寬體泰,易變易通。
但,此時的太后娘娘並不曉得,就在這位魏家女兒沒落中的不久之後,另一位魏家女兒邁著窈窕細步,端著妍媚容顏,嫋娜踏進宮廷。也正是那位魏家女,為太后娘娘敲響第一聲喪鐘。
十三章 '本章字數:2508 時間:2013…10…04 08:59:43。0'
魏府。
魏昭容一案大勢已定,魏相打道回府。早在進宮坐陣前,他已知女兒斷難恢復往日地位,但求保住一命,其它諸事,且緩從之。
“老爺,二老爺在客廳等您多時了。”魏德攙扶主子下車,道。
“請二爺到書房,本相稍後過去。”愛女的哭聲猶迴響耳畔,他該為她早做打算。
書房內,魏典面對正坐主案後的兄長,胸懷忐忑,坐立難安。
“想必二弟已經猜到為兄今日為了何事喚你過來的罷?”魏藉問。
魏典遲疑問:“可是為了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