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的,她是個喜
歡“暗黑啊暗黑”的品味者,雖然這小說純愛的風格無法滿足她這一喜好,她
還是希望能有個比較另類的結尾,而這樣的結尾顯然是太典型了。不過,俗
話說得好,“橋不怕舊,最緊要受”。典型也者,處理得好叫經典,處理不好
叫老土。大致上,我認為處理得是可以的。說到典型,這小說不止是結尾,
很多段落都是DM的典型,例如酒後亂性一夜情啦、男男成婚啦……以效果而
論,我個人覺得都挺滿意的。
說完對這小說最喜歡的兩部分,接下來想說一下對這小說中最喜歡的人物。
無庸置疑,當然是小李。雖然是無忌GG的第一人稱,但我主要還是想寫小李
為第一主角,想寫一個在歷史意義上是完美的小李,而在BL意義上是完美的
戀人。寫小李的小說很多,要把小李寫得完美的也很多,但寫得好的真不
多。好像越是小李粉的,越寫不好小李。完美,卻缺乏說服力,標誌當然是
說服不了並非小李粉的讀者。其實有品味的小李粉的讀者,恐怕也難以被說
服。不怕大言不慚,我自認是品味不錯的人,也喜歡小李,但很多把小李寫
得完美的小說,看了之後我只有一個感覺:完美的是作為小李粉的作者的粉
絲情結,而不是小說中的那個小李。
我當然是認為這小說中的小李是完美且有說服力的,否則不會擺出來“曬”。
神奇地,不是使用通常的第三人稱,而是使用其中一個角色的第一人稱,好
像反而使“完美但缺乏說服力”的問題得以較容易地解決。
至於無忌GG,在寫作過程中就已經不斷地向讀者解釋,這是寫得比真實歷史
中的長孫無忌要弱的,完全是為了襯托小李的需要,是劇情的需要,只好把
他的形象給犧牲了(一笑)。在真實歷史裡,假如小李真的遇上這麼個懦弱
的無忌,只怕一腳就把他給蹬了,才沒有耐性等到他在關鍵時刻裡爆發。
還有就是長孫妹妹。其實在我的設想中,這小說的主角不是小李、無忌這一
對,而是小李、無忌、無垢這三位一體,他們之間的感情交錯糾結,才是這
取向於言情的小說的核心。雖然無垢出現的場景很有限,但希望讀者會覺得
這小說裡她是無處不在的。對於這小說里長孫妹妹的形象,我十分地滿意。
尤其滿意的是,諾諾在看完我改寫無垢請求無忌前往洛陽的那一段後,她說
她第一次感到長孫妹妹是個可愛的妹妹。她說她看過那麼多關於長孫皇后的
小說,雖然大都把她寫得很完美,但那完美讓她感到長孫皇后沒有什麼人
性。不習慣諾諾的詞彙的人,看到這話會有很大的誤會,以為諾諾是在貶斥
長孫皇后,其實她所說的沒有人性,是指沒有普通人的弱點、缺點,完美得
不真實,不像個活生生的人。平心而論,這小說的長孫妹妹也是往完美的方
向去寫的,形象的要素也很少,並不複雜。諾諾感到這個長孫妹妹可愛,大
概是因為不著重寫她的政治面(她臨死的段落才稍為觸及了一下),而是著
重寫她的感情面吧。
另一個讓我感到十分滿意的角色,是李淵。雖然只在玄武門的部分出場一
次,但出乎意料之外地把他寫得那麼帥,讓我大有喜出望外之感。這小說中
的李淵,其實應該比真實歷史上的李淵更有骨氣,更硬氣。
之所以對這比歷史更美化了的李淵很感滿意,是因為其實在寫這小說的過程
中,我一直跟諾諾強調一點,那就是我們不要為了寫出一個完美的小李而醜
化任何一個歷史人物(諾諾補充說,除了我們把無忌GG弱化了之外)。這裡
著重的,其實有兩類人物,一類是指曾與小李為敵的歷史人物,另一類是在
愛情小說中常常涉及到的感情上的“第三者”。
先說前一類,主要是包括李建成、李元吉、李淵等人。大凡涉及歷史的敘
述,我都力爭持平地對待每一個人物,不作帶有明顯傾向性的描寫。我希望
無論是建成粉、元吉粉(如果有的話,雖然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