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2 / 4)

小說:降服 作者:剷除不公

武家父子在山中集結的人馬迅速壯大。不過他們從來不會騷擾百姓,更不會與宋軍為敵,反而每每出動,襲擊落單的契丹小股兵力。甚而在宋遼兩軍大隊人馬交戰之時,祈霈及武家兄弟也會出動偷襲遼兵,以助宋軍得勝。

宋軍主將自然對祈武等人既感且佩,多次遣人進山拜會,甚而送進錢糧拜謝,都被原封退回。山中兵將皆是周遭百姓,閒暇時自耕自種,也足以自給自足。

反之遼軍統領對這一股山匪卻是恨之切骨,多次派兵追繳,但雁門山山勢複雜,再有宋軍在外呼應,結果往往鎩羽而歸。

如此這般過得幾年,直到幾個月前,宋遼兩軍一場大戰,遼軍出動數十萬兵力,宋軍眼見抵擋不住,又是祈霈以及武家兄弟分成幾隊繞到遼兵之後攻擊,遼兵腹背受敵,頓時亂了陣腳,結果大敗虧輸,連遼兵副帥也被祈霈生擒活捉,送至雁門關口。

喜訊報到汴京,宋國皇帝龍顏大喜,對一眾官將論功行賞,宋軍元帥趁此機會上本為祈霈及武家兄弟請功。此時蔡太師已被伏誅,包括他與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私向來往的罪證也被人查抄出來,宋國皇帝如夢初醒!雖然祈家父子私下潛逃,也是一件欺君大罪,但那昏君不予追究,反而一張聖旨,要招祈武兩家重歸朝廷。

不料武謙正患病在身,得知喜訊,武謙跳起身來“哈哈哈哈”大笑幾聲,竟而氣絕而逝。

武家兄弟只恨聖旨來的不是時候,跟祈霈私下一商量,均覺皇帝昏庸,回到朝中徒受窩囊之氣,反不如在雁門山中自在逍遙,一樣可以保家衛國。最終婉言拒絕聖旨詔安。

昏君得知訊息,初始還有些惱怒,幸得幾位忠臣上本諫言。那昏君想著有這一彪人馬在山裡,倒可以幫助宋軍守住邊關。於是再下聖旨,昭告天下,追封祈盛為“平遼王”,追封武謙為“安定侯”。賜祈霈“忠勇寨主”封號,另外武家兄弟二人,也各有封賞。而以山匪之身受朝廷昭封,恐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至此祈武兩家沉冤昭雪,回覆滿門忠烈之名!祈霖身在山中,難知外界之事,但耶律洪礎一直密切關注汴京城中之事,大宋國皇告一出,耶律洪礎立刻使人給他心心念唸的小牛犢子送了進來。

☆、第十七章 (4086字)

在雁門山腳下,向著南方有一片開闊之地,祈盛的墳墓就安坐在此。而離祈盛墓冢不遠,另有一座新墳,那便是武謙長歇之所。

祈霖靜悄悄的跪在祈盛墓前,他早就知道爹爹葬身在此,但直到今日,他是第一次來給爹爹磕頭。因為爹爹自絕之前,已經將他逐出祁門,嚴令他不得再以祁家兒孫自居。而爹爹的死,就算已經過去了好幾年,仍令他揪心徹骨,無法釋懷!

直到祁氏一門重歸忠義之列,爹爹被昏君追封王爵,他才有勇氣來到爹爹墳前。雖然他一點也不稀罕那空口白牙的什麼王爵之位,他更希望爹爹能夠活到今日,哪怕仍然恨他,哪怕仍然罵他!但是他知道爹爹在乎,因為這個爵位,爹爹地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而他,終此一生,他將抱定遺憾!終此一生,他再難求得爹爹一聲原諒,也再難有機會聽爹爹親口許他重歸祁門,再做祈氏兒孫!

祈霖久久久久,跪在墳前一動不動。張衝小小左右陪著他,靜悄悄的不敢打擾。

直到一陣馬蹄聲響,有人驅馬奔到近前。張衝回頭一望,突地一下子跳起身來,又驚又喜道:“祈……祈……祈將軍來啦?”

祈霖霍然回頭,正見他哥祈霈向著這邊大踏步地走了過來。祈霖張口想叫一聲“哥”,聲音卻哽在了喉嚨裡。祈霈一直走到小弟身前跪下,一言不發直接伸手將他摟在懷裡。祈霖突然之間,滿腹的傷心與苦痛湧了上來,一種久違的、來自至愛親人的溫暖讓他無法遏制,就在祈霈懷裡哭得渾身痙攣!

祈霈雙手摟著小弟,胸中亦有一種劫後重逢、失而復得的激越與傷感!直到祈霖哭得筋疲力盡,祈霈才將小弟輕輕放開,一手仍然攬他靠在自己胸口,一手輕輕為他抹拭眼淚,道:“我老遠看著像是你,沒想到……真的是你!”

祈霖叫得一聲:“大哥!”仍在他懷裡抽搐不止,祈霈喉嚨裡亦有哽咽之音,道:“看看你,都長成……真的長成大人了,還是……這麼愛哭!”

祈霖哽咽道:“大哥,你還……你還恨我嗎?”祈霈輕輕一嘆,道:“傻瓜,大哥何曾恨過你?就連爹爹……他也沒有恨過你!”祈霖忍不住又要放聲而哭,道:“可是爹爹……卻因我而死!”

祈霈將他扶直身體,正正經經看著他,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