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怕給他說不上一門好親事?再有,正因為他身子骨差,到寺院裡修行修行,有菩薩保佑,或者身體倒好了呢?你看看他都這樣了,嫂子正該當機立斷才是!”
祈夫人百般無奈,只好含悲忍淚,讓幾個醫生好生看護著,只嫌轎子太慢,索性坐了馬車,再次趕到城外報恩寺,就在佛前上了香磕了頭,心裡默默禱唸,只要兒子病能痊癒,她心甘情願送兒子進寺院服侍菩薩一年。
之後又慌著趕回來,誰知就有這麼奇,等她到家,祈霖燒也退了,居然能夠坐起身來要水喝。祈夫人這一下死心塌地,等到祈霖病一好,就張羅著要送他進報恩寺。又想著兒子素來喜歡清淨,何況她也怕跟和尚們在一起混的久了,真要兒子有了個出家的念頭可不妙,遂去同報恩寺的主持商量著想請他將後寺一個小禪院專撥給祈霖修養。那個小院子原已有些荒廢,祈夫人又供奉了一百兩銀子的香油錢,主持自然滿口答應。
不一日,祈霖帶著張衝進到寺院。祈夫人本來還想多派幾個小子一同跟著伺候,祈霖說道:“我是去修身積德的,又不是去享福,娘再派幾個人跟著伺候我,那算怎麼回事?回頭衝撞了菩薩更不好!”
祈夫人想想也對,只好作罷。這以後自然三天兩頭差人過來看望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