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季衡也不能及,但是這樣的小花招,有時候季大人也是想不到的。
季大人想了想後,才笑了一下,道,“如此,你十三叔以後倒是要好好謝你的。”
季衡做羞愧狀,道,“畢竟是族裡同宗,兒子也是實在不想讓他們也被牽扯進這件事裡來,如若將來科場舞弊案發,只是撤掉這次進身士子倒是好的,如若重罰,讓他們一生不得被錄用,那對他們來說,也實在太狠了些。”
季大人聽完後,就嘆了一聲,說,“你還小,還是太仁慈了些。”
季衡抿了唇,沒有回答。
69、第五十二章
這一年,正是李閣老五十九歲生辰之年,六十而知天命,但是民間有習俗,六十歲並不能大操大辦過生,一般都在五十九歲的時候慶賀了。
李大人看這是會試之期,本不想辦生辰宴,但這麼重要的日子,他自己不辦,他下面那麼多門生,也會來好好為他慶賀的。
李閣老的這個生辰便也過得十分熱鬧,連皇帝也前來祝賀了。
李家府上收禮更是收得放禮品的專門的院子也放不下了,只好將一些東西放到別處,於是,這就出了很大一個問題。
一扇三色金繡的九龍出海圖的落地屏風,不知怎麼就被擺到了李府用來招待客人的側廳裡,除了這九龍出海圖地屏,還有彩色玻璃拼出圖案的炕屏,而有眼色的人,就總覺得那個彩色玻璃拼出的圖案,像是大雍輿圖;除了這個,還有一人多高的紅珊瑚樹,珊瑚樹上架著燭臺,好不奢華。
皇帝去給李閣老拜壽時,在側廳裡坐了一下,看到那些東西了,也只是說了一句,“這玻璃屏風倒是好看。”
李閣老陪在旁邊,當然發現佈置上出的問題,趕緊說,“皇上喜歡,就讓人送進宮裡去吧。”
他這麼說,不由又讓人覺得不敬,好像皇上是沒見過世面的,贊一個東西好看,就是想要打秋風弄走。
皇帝自然沒有要,只是說,“怎麼好讓老師您割愛,您的生辰,朕所送禮物和這些東西比起來,也不是什麼珍貴之物,已經讓朕羞愧了,朕怎麼能夠還將老師您的生辰賀禮要走。”
之後皇帝擺駕回了宮,上龍輦的時候,臉上神色都是平和的,讓人看不出任何一點異樣來,遇到李閣老如此逾矩的事,他都能夠毫不變色,只能說明,皇帝要不是是個傻子,就是個聰明又能忍到骨子裡的人。
李閣老生辰沒過幾天,就有言官參奏李閣老府中有九龍出海圖屏風和大雍輿圖屏風的事,這事之後,李二公子的小舅子在酒樓裡遇到談論國事的參加會試計程車子,士子們在說皇帝長大要親政,而李閣老卻專權的事情,每逢會試,京裡談論政事的風氣就會變得十分之盛,根本禁不掉,李二公子小舅子彭清君的小廝就辯解了幾句,於是更加惹來了士子們的反彈。
在被得知這位清秀的書生是李二公子的小舅子之後,彭清君躲避不及,加上他本就是個弱質書生,所以就被士子們揪住了,好大一通大罵,彭清君的小廝看主子被揪住,就去找了人來,於是最後發展成了打群架,京中治安在這段時間管得嚴,這些人最後都被關進牢裡去了。
因為士子們馬上就要參加會試,現在卻被抓進了牢裡去,這件事就在京裡傳得非常快,沸沸揚揚地,甚至最後傳出李二公子同小舅子之間有不可告人的斷袖關係的事情,這鬧得李家十分沒有臉面。
因為打群架計程車子都被抓進了牢裡去,這件事又牽涉到李閣老,李閣老便自己不好處理這件事,就讓內閣另外的閣臣同刑部季大人斟酌處理此事,既然都叫要斟酌處理,可見李大人是要讓他們嚴懲此次鬧事計程車子的。
但季大人卻和了稀泥,說應該讓皇帝決斷,因為士子們要參加會試,時間不容耽擱,沒有辦法慢慢審理。
皇帝自然沒有決斷出李大人想要的結果來,只說現在會試在即,天下的讀書人都注視著京裡的狀況,怎麼能夠讓出這種事情來,便和了漿糊,說李閣老生辰壽禮的事情不要再提,士子們妄議政事的事情也先不要管,讓士子們好好參加會試才是當務之急。
這麼一說,雖然不免讓人覺得他沒有決斷之力,但是也還算得了人心。
李閣老家這事出了後,李閣老這邊知道是趙家在背後使力,李閣老也不是好惹的,就讓了門下言官參奏趙家在老家強佔百姓田土,而且在京裡放高利貸的事。
兩邊一時吵得十分熱鬧,吵得皇帝都拒絕去參加早朝,也不管這事了。
雖然朝中吵得很不好看,有讓來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