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能不能看到?想著這些,我甚至覺得自己開始有點盼望,盼望著到他再次來到書閣。
從冬到春,我把這本《廣寒宮怨》翻來覆去讀了三遍。而春過夏至的時候,我又被調任為督辦,等待第三次抗洪。
不得不說,我們等來等去,防來防去,今歲的天公似乎恢復了慣有的溫良和善:雨季來臨,豐沛卻不盈溢。終於,駐防梧州的所有將士再疲憊了兩年後,迎來了一個安安穩穩的夏天。
縱觀梧州史志,素有“澇不過三年”的說法。看來,老天還是厚待這個地方的,只是偶有玩笑而已。
%%%%%%%%%%%%%%%%%%%%%%%%%%%
夏汛期一過,大家便徹底放鬆下來。而我又可以回到書閣,沉於浩瀚的書海了。其實,在做督辦的時候,我還是利用一些關係偷偷打聽了前線的一些情況,有情報的人告訴我:自從南嶺容城一戰後,搖光開陽便停了戰局。只是沒有國書互遞,因此很難說清何時還會再次開戰。
說實話,聽到這個訊息,我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悲。邊疆戰火平息,是利於百姓的好訊息。只是,這種冷戰中的平靜,並非真正的和平,而這天下,按照《廣寒宮怨》中所寫的那樣來說,必是“夜無二月,宮無二主”的。當然,還有一層,若是停戰了,這便意味著我離自己心中之‘念’的路更長更遠了。
但是我知道,無論這‘念’多長多遠,我都會等下去。就算現在仍在這書閣裡,日日貼著標籤,拂著書塵,我也不會忘記自己心底的那個‘念’。
%%%%%%%%%%%%%%%%%%%%%%
閒靜的日子,如閣樓外的落花飄入流水,悄悄去,無聲息。
又是一年過,文帝十三年,元旦。
二更,我焚香入爐,一陣煙香在靜謐的冬夜四散於書閣的每個角落。我又一次開啟了那本《廣寒宮怨》。
“怎麼還在看這本?”聽到這個厚重而低沉的聲音,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在等待。
“難道我有選擇嗎?”我說了這句話,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言。用‘我’稱呼自己,是大逆。
“有啊。”還好來人並沒有追究,而是又遞給我一本《廣寒宮怨》
8、第八章 。。。
,“這不是。”
我接了過來,看著他,沒有答謝。因為我想他必然也是看過這本書的。而現在,對於看過這本書的我們兩個,越過所有書中記述的浮華仙般等級,穿過所有的虛偽和名利。我們四目相對時,似乎有一種對紅塵無奈的靈犀。
“看吧。”他用一種聽上去最為無謂的聲音,模糊著心裡輪廓分明的用意,“全當消遣。”
我自然懂得他的用意,也忽然無謂的笑了一下:“就是消遣。”
“原來,你看到這閒書,才會笑。”他說著這話,也笑了。
我被人取笑,有些窘,但是卻又不知道該接什麼話頭,只能拿著書,傻站在那裡。
他見我不動,便又笑了一下:“你看吧。不用管我。”
這話,我多年前聽過,只是時過境遷,我不再那麼誠惶誠恐,就真的抱著書,挨著油燈,看了起來。讀了半餉,我忽然覺得似乎那裡有些變扭,抬起頭的時候正對上他看我的目光。那目光清淡一如今夜的月色,讓我猜不到他半點心思:“你幹嗎?”——既然我今日已然冒犯,就不如來日數罪併罰好了。
他輕輕搖了搖頭:“沒事,你看吧。我只是想看看,你看這書時的表情。”
這答案讓我產生了無邊的好奇:“我,什麼表情?”
“不知道,正在看。”——他回答的一副很在理的樣子。
%%%%%%%%%%%%%%%%%%%%%%%%%
文帝十三年至文帝十四年,梧州又是風調雨順的一年,因此我幾乎沒有參與什麼軍政,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書閣上渡過的。
文帝十三年的前七個月,每月初一,他都會帶著一本《廣寒宮怨》來到書閣,遞給我。然後,在我看書的時候,他就靜靜坐在一邊,默默看著我。只是,每次,他都不會告訴我,他究竟從我的看書的表情裡看到了什麼。
最後一次,當我看完了第八本《廣寒宮怨》的時候,我合上書,看著他,輕聲說了句:“我看完了,你看完了嗎?”
“嗯。”他忽然站起來,伸了個懶腰,笑了一下,“哦,沒有。”
“那下次你乾脆把《搖光通史》帶來吧。”我才發現自己已經開始和他開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