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附和,表示同意多爾袞的觀點。
濟爾哈朗也道:“聽先逃來的人說,前陣子祖大壽還對他的將士們說寧死不降,看來他是存異心的”
“祖大壽能攻善守,實在是個大麻煩,就算不殺他,也一定得囚禁起來。”多爾袞顧及皇太極優待俘虜的政策,又改口道。他對上輩子祖大壽逃回去後,給他後來攻城製造不小的困難,始終耿耿於懷。
皇太極微微頷首:“你們說的都對,但是我不能這麼做。”
多爾袞瞥了他一眼,回到座位上。
“你們可曾聽過千金買骨的故事。”皇太極說道,“說是曾經有一位大臣為他的君王買千里馬,結果只買了一副千里馬的馬骨回來,君王很不解,大臣解釋說,旁人若是看到大王連馬骨都捨得花重金買回來,那就明白大王是真心想要千里馬,自會把真正的千里馬送來。祖大壽就是那副馬骨。
“我也認為祖大壽不是真心歸降我大金,很有可能會計劃逃跑,但是我還是想贈他財物,封他高官。一來,我在勸降時,就是這麼說的,要言而有信,二來,明軍其他將領見我們能寬厚禮遇,也會有歸順之心。你們記住了,萬一祖大壽投降後反叛,也不要妄加非議,尤其是他的子侄和下屬,更是要善待。
“這件事就這麼定了,讓石廷柱安排一下接受投降的事宜,準備設宴,款待明軍將領。”
皇太極在說這些的時候,始終目不斜視,可多爾袞卻一直盯著他,若有所思的樣子。
86
86、百戰劫後道心意 。。。
接受投降的儀式十分隆重;對於這個結果;圍城近三個月的皇太極感到很滿意;宴會上皇太極也慷慨地贈送了許多珠寶裘皮給祖大壽。
舉行到一半;祖大壽提出,要假意回錦州;與金軍裡應外合,一鼓作氣拿下錦州。
因為有了多爾袞先前的話;眾人不禁露出古怪的表情。
但皇太極卻顯得十分熱切,連贊其用心良苦,不停追問具體計劃該如何施行。
“你該不會真的相信祖大壽了吧?”散席後;眾人都離去,多爾袞對皇太極說道。
“你以為呢?”皇太極微微一笑。
“可你還真派了七哥去接應,你就這麼放走他,他十有八九就不會回來了。”
“他要是心不在這裡,就由他去。”皇太極的視線在多爾袞臉上轉了一圈,“你是不是覺得我對祖大壽太過優待?”
“別人怎麼看你,我管不著,我可不覺得你是那麼輕信的一個人。他這分明就是在耍你,你要是當真,豈不是會被人笑話,說我大金汗王被明朝一小小總兵戲弄。”
皇太極的笑容忽然放大:“我可以把這看做你在關心我嗎?”
“我只是不想我大金丟臉。”多爾袞迎面潑上一盆冷水。
皇太極笑笑不再追問:“我向來是信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但我同樣相信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籠絡祖大壽就是我犧牲的利益。我八旗軍戰無不勝,可這世上不是任何事情都能用武力來解決的,或許表面上看起來結果一樣,但是實際在人們的心裡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認為有祖大壽的例子在先,其他守將也會心甘情願投降?”
“至少他們會覺得投降也是一條可以走的活路。”
“這樣是為了減少殺戮?”
皇太極嘴角一勾:“倒也不用說得那麼高尚,順民總比暴民好些。”
多爾袞思索著,沒有立刻接話。當年入關之後攻城略池的虐殺記憶猶新,對於一個把他人的生殺大權掌握在手中的人來說,要控制住屠戮的慾望並不是嘴上說說就能做到的,畢竟這個是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對了,祖大壽說讓人偽裝成明軍去接應,你真的不想跟著老七一起去?”
“不去,肯定是騙人的,我才不想浪費這個時間。”多爾袞皺眉,就算是預知祖大壽的目的,可還是不想被他白白耍一把。
皇太極還以為他是偷個懶,也不強求。
祖大壽果然一去不復返,丟下了所有人,一回到錦州就再無迴音。幾天後又送來一封信,說城中戒備森嚴,無法動手,計劃失敗,希望大汗勿怪云云。
皇太極一笑置之,當即下令班師,凱旋而歸。
大淩河之戰皇太極大獲全勝,全面消滅了明朝在關外的精銳,也是最為悍勇的一支部隊。明廷內部又開始為這次失敗而互相推諉,最終累得孫承宗以年邁有疾為由,再次被迫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