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原來是這件事……”陳鋒略作沉吟後,便笑道,“這個怎麼能算做請求呢?本來昨晚我的保鏢就在香港警方的配合和協助下才成功擊斃那名槍手的。”
聽陳鋒這麼一說,童建華總算是放下了一樁心事,笑著說道:“好好好!你的這幾名保鏢身手真的很了得,尤其這名負傷的,據說昨晚就是他單槍匹馬的在那幢大樓裡。敵暗我明的情況下,將那名槍手擊斃的,事當場的警察,說起這件事,可是非常的敬佩的。”
陳鋒笑了笑,略有些得意的說道:“這名負傷的保鏢已經跟了我好幾年了,他以前是軍人。”
“原來如此!”童建華說道,“國內的軍人素質就是不一樣。我今天儘量會抽空去探望這名英雄的。”
“那我就代他謝謝你了。”陳鋒也不矯情。
“說謝謝的應該是我。”童建華真誠的說道,“這次要不是他擊斃了這名槍手,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向媒體交待此事呢。好了,陳鋒。這次真的謝謝你了。我現在馬上通知警務部門做好新聞佈會的準備。”
“好,那我們就先這麼說了。再見!”
“再見!”
陳鋒掛完電話後,陳大勇就連忙追問道:“是誰打來的?難道是童建華?”
陳鋒點點頭。
“他打來幹什麼?”陳大勇有些奇怪的問道,“他是來表示關心的嗎?”。…;
陳大勇因為無法真正理解自己兒子現在全球的影響力,以及此次槍擊案公開後,港府和童建華將會承受的壓力,所以,有此疑問也不奇怪。
“算是吧。不夠我想他現在更關心的應該是他自己,此次我在香港遭遇槍擊的事情公開後,當其衝的就是香港警方和他這位民意滿意度持續下降的特。”
陳大勇聽兒子這麼一說,才有些明白過來。
“原來是這樣。”陳大勇點頭道,“這童建華我對他的感覺還是蠻好的,當初我們全家落戶香港,我們可是欠了他一個大人情,能幫的話你就幫他一下。現在我們還是繼續剛才的話題吧,你覺得這次的槍擊案會不會就是臺灣的竹聯幫乾的。”
陳鋒毫不猶豫的搖頭,說道:“這絕對不可能,除非竹聯幫的那些大佬集體抽風了,要不然他們就絕對不會做這件事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這竹聯幫你知道多少?爸只知道他是臺灣的黑幫組織。”陳大勇問道。
陳鋒聞言將腦中有關於竹聯幫的記憶,馬上搜尋整理了出來,一一告之了陳大勇。
如果說,竹聯幫是國內最大的一個幫派組織,應該沒多少人會反對。
竹聯幫的創始人其實是一群中學生,這在世界黑幫史上也是比較地罕見的。
關於竹聯邦的興起要追溯到1955年臺灣的今中和永和兩地,這兩地方當時的經濟並不繁榮,居住著很多軍人家屬(國民黨兵)。這裡的中學生假日裡時常廝混在一起,看別人不順眼就打群架。後來展到械鬥。因為當時的臺北市爆出了“十三太保”的新聞炒作。於是中和兩地的學生也紛紛效尤,開堂組幫。到1956年時,中和兩地的幫派已經頗具規模。
永和鎮幾所中學的學生為主的幫派成員為了打群架的需要,利用放學和假日到竹林路盡頭的竹林區內聚會,召開了他們稱之為“中和第三次大會”的聚會,與會的大約有二百多人,因為老大孫德培殺人入獄,為以示尊重,就不設幫主,大家均是結拜聯盟,並取名為“竹林聯盟”。簡稱為“竹聯”。並且還有幾句詩“竹葉飄飄片片聯,狂沙萬里皆竹聯,傲笑八方唯竹尊”。
一位竹聯幫的元老告訴我,竹聯幫剛成立時,他們也學武俠小說裡各門派的作法,彼此成員之間都有“切口”暗語,以便辨識敵我。據說,他們的“切口”是:“竹葉飄飄處處聯。”
一開始,竹林聯盟的成員只有十七個青少年,這些年輕人都是眷村長大的孩子們,父執輩中,不乏軍政界的高官。他們會組織幫派,和當時社會環境也有很大的關聯。
試想,一個眷村裡,住著的都是一群不懂閩南語的外省子弟,但出了眷村,外頭都是滿口臺語的本省小孩。雙方的生活習慣既然有所差距,語言溝通上又有隔閡,兩方人馬自然互相都看對方不順眼,因此,眷村裡的外省小孩與眷村外的本省兄弟生鬥毆的情形,就履見不鮮了。長此以往,眷村內的青少年慢慢從血的教訓中領悟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他們很自然而然的就組成了幫派集團,當幫派的兄弟受到欺侮時,就群起反抗,慢慢的,外省幫派的力量就愈來愈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