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了薩達姆,所以,美國就勝利了。說美國失敗的人,是從戰略全域性,從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等綜合角度看問題,所以說美國失敗了。越來越複雜的戰爭形勢和鉅額的軍費開支,讓美國政府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也使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影。
伊拉克局勢動盪不安,戰爭對該地區及世界經濟的打擊正日益顯現。鑑於經濟全球化的紐帶令世界經濟日益相互依賴,此次的伊拉克戰爭與上世紀9o年代初的海灣戰爭相比,其嚴重後果必將對正從低谷中艱難走出的世界經濟形勢產生消極影響。
。,m。
第244章 暮光之城
伊拉克戰爭作為美國新世紀安全戰略調整後動的戰爭。它不僅改寫了中東傳統的國際格局,而且也對美國的國內政治產生了重要影響。作為美國新安全戰略和中東戰略的一個嘗試,伊拉克既可能是這次安全戰略調整的起點,也可能是後冷戰時期美國“帝國霸權”政策受挫的始端。從某種程度上說,小布什政府利用反恐擴充套件霸權的戰略目標已經得到部分實現,但小布什個人的政治目的卻顯然沒有完全達到。 “12。9”後的反恐戰爭樹立了小布什政府的威信和支援率,而伊拉克戰爭後的嚴峻形勢則使這種原有的支援和信任正在急下降。
美國的“倒薩”行動雖然部分地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意圖,嚴峻的戰後局勢卻讓處於大選之年的小布什在中東問題上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而且這一局勢已經並正在對美國政治產生著深刻的影響。美國政府以反恐為名謀求世界霸權的做法,極大地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在國際上破壞了美國政府的形象。
在伊拉克問題上,戰前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眾多反對,悍然出兵伊拉克導致國際反恐聯盟的分裂,戰後美國又連續爆出“情報門”、“虐囚門”事件,一連串的事件使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威信大打折扣。在二戰後的國際舞臺上,美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可以為所欲為,但是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孤獨”。美國雖然在戰前竭力拼湊了“攻伊聯盟”,但是不少盟國都面臨國內反對派的壓力,並且戰後持續不斷的恐怖活動使一些國家“離意”漸增。西班牙、菲律賓、紐西蘭等國從伊拉克提前撤軍無不如此。
當今世界,是一多強的世界。美國處於一地位,這是事實。但是,一併非可以一霸。世界向多極化趨勢展,這也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隨著多極化趨勢的逐步展,我們可以預料到美國的一優勢將隨著美國單邊主義政策和窮兵黷武的政策而逐漸消失。
這是一場非法的戰爭,美國打著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藉口,在聯合國沒有授權的情況下,悍然攻打了一個主權國家。這是開創了一個非法的先例,也樹立了美國喜歡使用武力的形象。因為是非法的戰爭,所以受到美國國內和國際的共同譴責。在美國勝利時,伊拉克人民沒有受到特別傷害時,這種譴責聲音還是微弱的。因為美國認為自己是一個解放者,美國可以給伊拉克人民以幸福和自由、民主。當巴格達的隆隆爆炸聲、血肉模糊的場面一天天出現在電視畫面、新聞報刊上時,當美軍士兵在伊拉克槍殺平民、姦殺少女時,世界愛好和平的善良的人民的眼睛終於雪亮了,不再對美國抱有任何幻想。因為,伊拉克戰爭,徹頭徹尾是一場侵略戰爭。事實已經證明:伊拉克戰爭,美國不是反恐,而是在製造恐怖。是美國為了控制伊拉克石油而動的一場侵略戰爭,是美國為了控制整個中東,而動的第一場戰爭。無論布什如何狡辯,都無法否認這些鐵的事實。
伊拉克戰爭,是美國武力改造中東的序幕。伴隨著伊拉克戰爭,美國推出了“邪惡軸心國”、文明衝突論和大中東計劃。美國的戰略意圖非常明顯:即透過攻打伊拉克,推翻薩達姆,在中東殺雞給猴看,讓中東國家知道,如果不自動服從美國控制。則就會遭到如薩達姆一樣的下場。同時,推出邪惡軸心國,明確以伊朗和朝鮮為邪惡軸心國,即對朝鮮和伊朗出警告,薩達姆就是他們的下場。為了安撫世界輿論和其他溫和的阿拉伯國家,美國推出文明衝突論和大中東計劃,把美國霸權殖民中東的目的說成是改造文明、和平、自由、民主的中東,把美國與伊拉克、伊朗人民的衝突說成是文明的衝突,以獲得最大的西方世界人民的支援。…;
我們要感謝美國,是美國給了我們很好的教訓。即一個國家,如果要強大,必須走和平展道路。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國的痛苦之上,這樣做的結果是成為眾矢之的。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為什麼先勝後輸?勝利的是軍事,失敗的是政治形象和政治吸引力,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