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現路人大談羅紅黴素防病法(每天兩次,每次兩粒,連服三天)。同樣,羅紅黴素等藥品再次被排隊搶購。“禽流感”、“死亡”、“醫生大批大批被傳染”等傳言傳得人心惶惶,除夕年夜飯前夕,記者甚至現一向無雞不歡的順德人,對農貿市場上的活雞也不敢購買了。
2月初,廣州市,情勢惡化。據《新快報》報道,在廣州市出現的最早一例非典型肺炎病人是來自廣州火車站的一名小販。這位患者在2oo2年11月28日入住廣州軍區總醫院呼吸內科,12月28日治癒出院。這位患者是3o多歲的男性,當時是因為高熱入院,入院後兩天,原本不明顯的肺炎很…;
快展為呼吸衰竭,後經過一週左右的呼吸機支援治療後,情況漸漸好轉。當時患者使用了當今最為優秀的抗生素之一“泰能”,肺炎仍然無法得到控制,這是非常少見的。
由於長期使用各種抗生素,患者後來出現了合併感染。對合並感染,選用現有的抗生素都能奏效,惟有初期的嚴重肺炎無法找到病原體,更沒有抗生素能控制肺炎的展。當時醫生給這位患者下了“重症肺炎”的診斷,實際該患者所得的應屬於現在所說的非典型肺炎。
就在這位患者入住廣州軍區總醫院治療期間,從12月中旬開始,河源6續有非典型肺炎患者被轉到廣州軍區總醫院治療,其中包括一名被感染的醫生。至2oo3年1月17日,廣州軍區總醫院已經收治了來自中山、清遠、深圳的大約1o例非典型肺炎病人。1月1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下簡稱“中山二院”)開始收治8名病人,病人病症與廣州軍區總醫院收治的病例相近,分別來自順德、東莞和廣州市芳村區。
1月31日晚上7時開始,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下簡稱“中山三院”)也6續收到外院轉來的三名非典型肺炎患者,其中包括一名1o歲的廣州男童。三人病情都十分嚴重,一入院就要上呼吸機。中山三院集合了兒科、傳染科、呼吸科等科室專家從除夕夜一直通宵達旦搶救到次日上午,連續工作長達12小時。據一參加急救的醫生稱,當時一名患者出現呼吸衰竭,需要立即插管搶救,一插入管子,患者肺部的痰液像噴霧一樣飛濺出來,在場不少醫護人員臉上、手上、身上被濺得到處都是。2月3日晚,病情最嚴重的1o歲男童不治身亡,這是迄今為止,在此次“非典型肺炎”事件中死亡年齡最小的患者。
據瞭解,在本次“非典”型肺炎事件中,收到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醫院還有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市第一和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州市胸科醫院和一七七醫院。
可以說,廣州幾乎所有大型綜合醫院都收到病人。
接觸到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不少廣州醫生,最初並沒有意識到或還沒來得及意識到這一疾病的傳染性,救治第一批患者的醫護人員開始6續被感染上。廣州市政府2月11日公佈的數字:廣州192例患者,其中84例是醫護人員。其中,中山二院和中山三院被感染醫護人員最多。
醫生被感染的最早的個案生在省中醫院和廣醫一院。1月下旬開始,廣醫一院就有醫護人員在治療患者過程中被感染。而省中醫院醫生被感染時間與廣醫一院醫生相近,他們經過治療後病情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康復。1月3o日,中山二院因接收了一名病情特別重的患者,加上醫護人員防範措施不足,導致前後45名員工染病,醫院不得不開設15、16、17、18四層樓為專門隔離病區,併成立專門治療小組進行應對。
緊接其後,2月3日中山三院12名醫護人員也相繼出現劇烈頭痛、高燒等症狀。據悉,目前中山三院工作在急救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已是第三批。
專家分析,醫護人員之所以成批被感染,一是緊張搶救病人,十分疲勞,抵抗力下降;二是長時間近距離與患者接觸;三是這一疾病初期傳染性較強,醫護人員較容易當其衝被感染上。…;
醫護人員紛紛病倒的訊息透過電話、手機簡訊、電子郵件悄然在廣州市大面積擴散,越傳越聳人聽聞。有的人稱與這類肺炎患者“打個照面就死”,甚至“上午傳染上,下午就死”,還有人稱“不少醫護人員死亡”。等到2月8日眾多單位員工節後正式上班,傳言立即“升級”,走在廣州街頭隨處可見帶口罩的人。2月1o日,傳言進入高潮,並從廣州市向深圳、珠海等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區蔓延,隨後又向海南、福建、江西、廣西、香港等鄰近地區傳播。
2月1o日起,搶購板藍根、白醋等風潮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