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部分(3 / 4)

小說:血魂1937 作者:中國長城網

有強大的機動能力,岡村寧次完全可以憑藉這些優勢在相對封閉的戰場營造出第11軍的絕對優勢地位!擊敗第9戰區的中國“精銳”進入武漢,這可比第2軍撿來的榮譽要耀眼的多!

軍部不是瞎子,天皇更加不是傻子!子要他岡村寧次在武漢上演了精彩的表演,那他就一定會得到回報!

拿下九江之後,岡村寧次將以第6師團為箭頭沿長江西進攻擊武漢,同時以第9師團、101師團、第106師團、第27師團等有力部隊在贛北展開攻勢,擴張戰果保護第6師團的側翼,並相機攻取南昌。然後西進大迂迴至岳陽,切斷合圍第9戰區的數十萬中國軍隊!

如果這個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那麼岡村寧次將成為日本陸軍中最耀眼的那顆星!到時候不要說由畑俊六大將佔據的華中派遣軍司令一職,就連由坂垣徵四郎出任的陸相職務,岡村寧次都將擁有角逐的資格!

命令波田支隊拿下馬壋,這將是第11軍展開攻擊的序幕!

第八十七章:張廣福的舞臺

9。87 張廣福的舞臺

第25集團軍獨立47旅旅長張廣福站在馬壋要塞司令部裡面用望遠鏡觀察著他的防區,經過全軍上下連續數日的施工,李韞珩弄出來的那些豆腐渣工程已經被解決了不少。馬壋要塞的幾個外圍防禦支撐點終於被連成了一線,陸上防禦體系基本成型。

新任要塞守備司令鮑長義這個人十分的務實,他知道他手下的海軍陸戰隊打這種陣地防禦戰遠不如正規陸軍,於是索性就將要塞主陣地的對陸防禦指揮權和從第16軍抽調來的那個步兵團全都交給了張廣福,自己則帶著海軍陸戰隊專心致志的經營三級炮臺去了。

海軍和陸軍這一次總算是沒有了隔閡,馬壋的守備終於漸漸上了軌道。

最近這幾天,日本人的飛機對馬壋要塞及周圍陣地、碼頭的轟炸明顯加強了。就連被刻於馬壋磯頭岩石上,由1912年孫中山先生到馬壋視察是親筆書寫的“中流砥柱”這四個字,也在頻繁的轟炸中被損毀。

走馬燈似地在馬壋守備區上空掠過的日本飛機機身上那大大的太陽徽與烈日相映照,這使張廣福感到戰火很快就要燒到他的跟前。

馬壋磯山形狀如奔馬,橫枕長江,磯頭呈九十度壁立江中,與江心的棉泉沙洲對峙,江面在此被一分為二,左水道狹窄,淤塞不通。右水道則流經馬壋磯山之下,為主要航道,此處為長江中游最狹窄處,寬不及500米,水流湍急,形勢險要,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塹要隘。

早在清咸豐年間,太平軍名將林啟榮就曾率重兵鎮守馬壋炮臺,佈防湖口、馬壋、香口等地。此後多年,馬壋炮臺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1927年炮臺南京政府軍政部再次對馬壋炮臺進行加固,依次修築了三級鎖江炮臺,增設了磚石砌成的隧道掩體和守備陣地,將馬壋炮臺升級為國防要塞。

一級炮臺設馬當山最高頂。炮臺面積200平方米。磚石砌成拱形防空洞一座,高3米,寬3。5米,深30米,洞頂砌成五成,封土1。5米厚。洞口南北相通,北洞口有100平方米炮臺一個。

二級炮臺位於一、三級之間的山腰上。是個由亂石壘成的高2米,直徑4米的圓形土臺。土臺後面是一條長約50米、呈“〈”形的坑道,坑道的地面和洞壁由大塊青石鋪砌,洞的穹頂則由青磚砌成拱券式,中間配有設計精巧、開口隱蔽的通氣孔,青磚之間由米漿、石灰、桐油的拌合物粘填。

黃浩然送給鮑長義的90毫米山炮便被安置在這些坑道里面,一旦江中敵艦來犯,即可推出開炮轟擊;如果敵人還擊較猛,還能將炮拖回洞中隱蔽。

三級炮臺位於馬當磯頭,磯頭下懸崖峭壁,與一級炮臺相呼應急。炮臺面積30平方米,磚砌拱形防空掩體高3。5米,寬4米,深35米,洞門東南與西北對開,另有一處600平方米的練兵場。另設定有重機槍陣地一座,主要用於側衛主陣地,以防日軍沿江邊強行登陸攻擊炮臺,鮑長義的要塞司令部和獨立47旅的旅部就設在三級炮臺後方的永備工事裡面。

全面抗戰爆發後,武漢政府軍事委員會為阻日軍西進,力保九江、武漢安全,更是專門建立長江阻塞委員會,負責馬當阻塞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經過兩次施工,用滿載石料的沉船構築了一道橫貫兩岸的攔河壩式的阻塞線。阻塞線周圍,設有人工暗礁30處,佈設水雷1600多枚。並在兩岸山峰險要處設有炮臺、碉堡、戰壕等工事,同時配置重兵防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