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英雄般的歡迎。這使重光葵感到悲哀。他覺得他更應該在談判桌上獲獎,而不是在失去一條腿後成為英雄!
自從接到外務省向蘇聯求和的指示之後,重光葵的心就沒有平靜過。對蘇開戰重光葵當初是竭力反對的,可他的意見東京聽進去了多少呢?作為外交老手,重光葵心裡很清楚眼下是談判最糟糕的時機。日軍敗端已露,要和蘇聯人和談這談何容易!軍人惹下的麻煩自己沒本事解決,卻要他這種外交文官來收場,重光葵心裡既悲哀,又充滿了對陸軍的憎惡。
但對談判,重光葵還是十分盡心。不管怎樣,日蘇言和,重光葵作為大使,今後日子也好過些。一上談判桌,重光葵的頭腦又清晰起來,言談措詞恰當得體。從陰沉的風雨雷電中,重光葵敏銳地發現了遠處的一縷微光。處境主動的蘇聯人似乎對停戰同樣不乏熱情,是天賜還是神助?重光葵不管這些。他就象一個夜行迷路的人,似乎看到黑暗的天邊已現出一線黎明的光芒。他要抓住它,撕開天幕,托出太陽。重光葵覺得他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斯大林給了重光葵這麼個機會,在統帥部軍事會議上,蘇聯國防委員會的元帥、將軍們曾主張乘勝追擊,讓日本人喘不上氣來,解除日後東線的威脅。但斯大林卻大搖其頭,反問道:“要真正解除來自東方的威脅,我們需投入多少紅軍呢?”
見眾人無語,斯大林慢慢地說道:“一個人喘不上氣時,就會豁出一切來拼命。那對我們來說很不利,甚至是危險的。現在希特勒正竭力拉攏日本,逼急了日本人很可能倒向德國人的懷抱。如果他們聯起手來,那我們就是處在了一條夾縫中,一條西強東弱的夾縫中。這種局面正是帝國主義作夢都在想著的……”
停頓了片刻之後,斯大林點燃了手中的菸斗繼續說道:“東京的意圖是要試探試探我們。而紅軍戰士的英勇和武器裝備的優勢會給東京一個不小的震動的。我相信,遠東地區的壓力將一段時間內得到緩解。而我們的注意力,還是要放在歐洲方向上。大家應該記住,我們最大的威脅是來自西方,而不是東方。”
斯大林洞中觀火,看清了亞洲地區的戰略形勢。他的這番話也決定了這段曾發生在蘇、中、朝邊境上戰爭歷史的歸宿。日本人雖折了七八千精兵,卻從此仗中長了見識。裕仁天皇在御前會議上告誡他的將軍們:蘇聯紅軍火力極強大,實力比想象的要優越得多。對蘇作戰,必須在裝備大規模更新後實行。這無疑給“北進派”兜頭一棒。
8月11日,在經過幾天的討價還價後,蘇日停戰協定在莫斯科正式簽署。日軍後撤,恢復戰前原狀。重光葵雖然憎惡粗魯的陸軍,但卻幫著陸軍擺脫了名譽掃地的厄運。
同一天,英國首相張伯倫得知訊息後,大失所望,沮喪地把電文輕彈在了桌上。一個多月後,又拎起他那把從不離身的黑傘,飛向了德國慕尼黑。在那兒,他把捷克蘇臺德地區拱手讓給了希特勒。希望可以讓納粹德國這頭更加兇猛的怪獸一直盯著蘇聯。
日本軍部得到了和談的結果之後,上上下下群情激憤,他們並不領重光葵的情。
以日軍的退讓作為簽字的條件,使一向驕橫跋扈的陸軍丟盡了臉面。憤怒中,外務省大臣宇垣、重光葵等人被汙言穢語所包圍。裕仁天皇為息事寧人,安撫陸軍,競再次答應來年整軍完畢後,再對蘇聯紅軍發起一場組織更為周密的試探性進攻,也許裕仁對於皇軍的這次慘敗並不服氣。
對於張鼓峰事件草草落幕,受打擊最大的人還是最高當局。希望來的快,去的也快,就象武漢夏日的暴雨。十幾天的美夢轉眼間化為泡影。這讓最高當局心中有些酸溜溜的!
“俄國人也是外強中千,娘希匹,都是一樣的軟蛋。”最高當局惡狠狠地咒罵著。痛楚中,最高當局卻看清了一點:洋人畢竟是洋人,洋人是不會幫助他打洋人的,中國的抗戰最終還是要靠中國自己!一切,又回到了遠點。。。。。。
第六十九章:精神補償
9。69 精神補償
武昌,一支由軍用卡車和轎車組成的車隊正在擁擠的街道中緩慢的前行著。
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健忘精神”,剛剛在蘇聯人那裡栽了跟頭的日本陸軍不但沒有反省自身,反而將攻佔武漢看成了他們的雪恥之戰。張鼓峰的戰火才剛剛熄滅,安慶方向就傳來了日本華中派遣軍的進攻號角。
報紙上關於中日戰事重新變的激烈起來的文章刊登出來之後,武漢又掀起了一次“西遷潮”。先是家境富裕的商戶開始甩賣房產和商鋪,然後這種趨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