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隘口和伊東師團對戰的,是中國軍隊第25軍的兩個師,論裝備和訓練本來不是101師團的對手,但中國軍隊巧妙地利用了當地廬山山地的險峻地形,以逸待勞,將日軍死死擋在德安外圍,使它苦戰十幾天無法取得進展。雙方堪稱棋逢對手。
以儒將著稱的伊東政喜,和中國陸軍第25軍軍長王敬久鬥了個旗鼓相當!
從履歷看,王敬久是江蘇人,學生出身,入黃埔軍校為第一期畢業生,指揮德械師,深受最高當局的信任,是早早封侯拜相的年輕將領。這個履歷很容易讓人產生“公瑾當年”的感慨,當時也真有多位小姐對其憧憬萬分,專門趕去要嫁的事情。而不幸這位王將軍實際是個地地道道的“粗胚”,生得五孔朝天、其貌不揚不說,還舉止粗俗、滿口髒話、毫無禮貌,吃飯喜歡蹲在地上吃,開會喜歡蹲在椅子上開。幾位要嫁的小姐看到這位將軍要麼一見面就花容失色,寧可進戴笠的集中營也不嫁,要麼嫁了以後大喊退票,落荒而逃。連他的部下也以軍容不整著稱。
對上這樣的對手,伊東政喜心裡覺得很窩囊。
然而,王敬久這個“粗胚”卻偏偏很會打仗。“八一三淞“滬會戰時,率87師直搗日租界的,就是王敬久。此次在隘口,王敬久硬是用一個師將伊東政喜的101師團擋了七天七夜,直到工事全毀才撤退到二線陣地。
此後第101師團雖然傷亡慘重,但卻再也沒能突破王敬久的防線!
於是焦急的伊東政喜決定青紫上前線去觀察中國軍隊的佈防,試圖從中找出破綻來。
由於伊東政喜是個很謹慎的將領,所以,他並沒有直奔一線陣地,而是選擇了陣地側方的一個高地,來觀察雙方的戰鬥情況。此時雙方正在進行激烈的炮戰,伊東政喜覺得他選的地方應該是一個安全的所在。
然而,一個戲劇性的場面發生了。伊東政喜才剛開始觀察沒多久,就飛過來了一顆炮彈。然後伊東政喜便倒在了血泊之中!
沒有人知道中國炮兵的這一炮到底是怎麼打的!也可能是中國炮兵打得太準了,也可能中國炮兵是打得太差了,完全偏離了預定的目標,最後飛到了伊東政喜的身邊!相比之下,應該是後者更有可能!因為如果中國炮兵是瞄準打的,他們不應該就開了這一炮!
所以當炮彈炸響的那一刻,伊東政喜覺得他的運氣實在是黴到家了!
廬山腳下,日軍第101師團由於師團長伊東政喜中將被炮炸傷,攻勢一時再難興起。小坳附近,由華北駐屯混成旅團擴充並編的本間雅晴第27師團則接到了岡村寧次的死命令,不顧一切的朝著黃梅猛撲而去!一副不救出第6師團就埋在黃梅的架勢!
隨著這兩個日軍師團的沉寂,整個南潯線戰場全都僵住了。但大戰之中,這種沉寂反而叫人不安,似乎一場新的風暴就要來臨。
德安西南一個小村莊裡,薛嶽將軍正在他的第1兵團前進指揮部裡心緒煩亂地踱著。步子時快時慢,有些亂。他的心裡,象是有兩個人在激烈地搏鬥,一個喊“放人”,一個喊“不能放”。弄得他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
能讓薛嶽如此為難的人自然不是別人,正是最高當局。兩天前,薛嶽接到武漢急電,令一兵閉把74軍調到長沙休整。鑑於一兵團是機動兵團,不但要阻擊敵人,更要大規模地向日軍反擊,所以薛嶽捨不得放走一兵一卒,遂回電給最高當局稱:“部隊調不下來。”
可最高當局似乎不死心,昨夜再次來電,說:“74軍在岷山傷亡甚大,應予調下整補。”看來最高當局有些動了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這要換了別的將領,尤其那些趨炎附勢或膽小怕事的人,恐怕沒人敢得罪最高當局。可廣東籍將領、有“老虎仔”之稱的薛嶽卻不信這個邪。4個月前蘭封之恥至今想起來還令他渾身燥熱,記憶猶新。
當時,就是最高當局幫倒忙,最後桂永清的第27軍攪了薛嶽圍殲土肥原師團的好事。可事過之後,最高當局卻把責任都推到了薛嶽和程潛頭上,甚至挖苦他的失利“在戰史上亦為千古笑柄”。
前恥猶記,薛嶽自然不願再當木偶,再受擺佈。另外,他還知道最高當局關鍵時刻為什麼這麼關照俞濟時,關照第74軍。
俞濟時能夠在最高當局面前得寵,主要是有兩條關鍵因素在起作用:一來俞濟時是最高當局的浙江老鄉,二來俞濟時是黃埔將領。但不同於其他人的是,早年他的廣東族叔俞飛鵬曾是黃埔軍校的軍需處長,因而能時常在最高當局面前替他說說好話,加上俞濟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