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向海軍部反映過他們的意見,拿半海里寬;三海里縱深的封鎖面積來舉例;如果使用水雷封鎖;只需要600具左右的水雷便可構成一道堅固的封鎖線。費用合計約法幣20萬元。可要是換成用輪船沉江封鎖則需要二三千噸位級別的商輪20餘艘;花費的總額約在1500萬元至2000萬元上下;是使用水雷封江成本的80倍到100倍。再考慮到我國輪船業比較落後的實際情況;這些寶貴的船隻應該留著作為後方運輸之用;如果將大批的商船沉江;那麼必然會削弱我國本來就不強的運輸力量,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而且使用沉船封江的步驟也是極為繁瑣的,除了沉船之外還需要有很多的後續措施,就拿江陰來說,在沉船之後還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來完成沉石等各項輔助工作,由此可見沉船封江和水雷封江比較起來在時間和財力上浪費的多,所以電雷學校極力建議使用水雷封江。
但海軍部最後還是堅持進行沉船封江,面對電雷學校官兵們的質疑,海軍部給出瞭如下的回答:
“水雷含有威力作用;能夠給予敵人以打擊;工作時間也比較沉船來的迅速;具有可以視戰事的情況隨時實施;不致多大影響到後方運輸和國際間的航運的優點。所以海軍當局很早注意到這點。對於水雷的準備;如設廠;購備等;都有詳細的規劃;貢獻給政府。但政府由於財力問題對海軍所擬的方案沒有付諸實施。後軍政部又將此項任務交給另外一個軍事機關來負責辦理。由於這個機關沒有努力他的使命;放棄了他的責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
海軍部的這份解釋函裡面提到的那個貽誤整體江防戰略的軍事機關其實就是在說長期與陳紹寬閩系海軍作對的電雷學校!這個皮球踢的可真漂亮!
電雷學校的愛國官兵們無奈的發現他們繞了一圈以後居然問題是出在他們自己身上!對於海軍部這樣無視抗戰大局只知道窩裡斗的做法電雷學校的官兵們只能搖頭苦笑!
民國時期海軍系統的內鬥相當嚴重;在1932年以前海軍的派系大致可以區分為中央海軍;粵系海軍與青島系海軍這三大派,這幾個派系之間不僅互相對立;而且派系內部也內鬥不斷。
1932年軍政部成立電雷學校;試圖跳過由閩系把持的海軍部;另成立一支新的雷艇部隊;形成了在中國現代海軍史上威名赫然的電雷系統。海軍司令陳紹寬與整個閩系對這支雷艇部隊懷有極大的敵意;海軍部公開表示他們對電雷學校的仇視態度;並以給電雷學校穿小鞋為最大樂事。電雷學校校長歐陽格將軍遭到海軍部排擠,電雷學校的學員兵被禁止穿著海軍制服;當歐陽校長爭取到海軍制服的穿著權之後;海軍部勒令該校的學員兵在帽沿上不得繡上”中國海軍”字樣。海軍部還規定電雷學校學生在畢業後不被海軍部承認具有海軍軍籍。就連電雷學校學生第一次艦上參觀都只能在德國海軍的“科隆”號巡洋艦上進行;這都是因為海軍部拒絕撥出軍艦供電雷學校學生實習或參觀。
海軍部對電雷學校的惡劣態度清楚的表示了海軍部以馬尾系統海軍自居;而不以中國海軍自任。也正是因為這種派系利益高於國家利益的狹隘眼界;使得軍委會幾乎無法插手海軍事務。最高當局決定成立魚雷艇部隊的時候;老頭子是越過了閩系海軍把持的海軍部直接下令的;最高當局一力促成魚雷艇部隊的組建甚至可以說有制衡海軍部的用意在裡面。
在電雷學校成軍以後;南京期望能同時建立快艇部隊與水雷部隊。很快電雷學校便成功地組建了快艇部隊;但是在水雷部隊的建構上;由於需要採購德國水雷;成本過於高昂;結果導致了電雷學校的水雷部隊建軍計劃一直停滯不前。
其實從清代開始;中國海軍就對水雷自制相當熱衷;到水雷部隊建構的時候其實國內早就能夠自制水雷;而且在馬尾還設有水雷營與修械所。
為什麼電雷學校要舍自制水雷而尋求外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水雷的修造單位都被海軍部把持著;電雷學校根本不可能從海軍部順利的得到國產水雷。海軍部和電雷學校內耗的結果就是當海軍需要封江之時;才赫然根本就沒有足夠能使用的水雷;最後海軍部只能選擇了代價高昂的沉船封江。。。。。。
內鬥!內鬥!到最後把整個海軍都給鬥沒了!如今要扛起中國海軍最後旗幟的人居然還是被海軍部打壓了多年的電雷學校!
劉功棣的文天祥魚雷艇中隊已經成了最後的中國海軍!這一切怎麼能不讓他心潮澎湃!
是時候替電雷學校正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