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1 / 4)

小說:亂彈水滸 作者:開了

髓,不報得,誓不還山。”吳用道:“且教時遷,他會飛簷走壁,可去探聽訊息一遭,回來卻作商量。”時遷聽命去了,無三二日,只見楊林、石勇逃得回寨,備說曾頭市史文恭口出大言,要與梁山泊勢不兩立。宋江見說,便要起兵,吳用道:“再待時遷回報,卻去未遲。”宋江怒氣填胸,要報此仇,片時忍耐不住,又使戴宗飛去打聽,立等回報。

宋江連派時遷、戴宗兩名最出色的間諜,順利竊取了第一手詳細材料:曾頭市紮下五個大寨,曾家五虎和史蘇兩位教師分別坐鎮,靜候廝殺。

宋江和吳用開始有針對性地分組活動了:

曾頭市正南大寨(次子曾密把守),差馬軍頭領霹靂火秦明、小李廣花榮,副將馬麟、鄧飛,引軍三千攻打

曾頭市正東大寨(四子曾魁把守),差步軍頭領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副將孔明、孔亮,引軍三千攻打

曾頭市正北大寨(長子曾塗、副教師蘇定把守),差馬軍頭領青面獸楊志、九紋龍史進,副將楊春、陳達,引軍三千攻打

曾頭市正西大寨(三子曾索把守),差步軍頭領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副將鄒淵、鄒潤,引軍三千攻打

曾頭市正中總寨(幼子曾升、村長曾弄把守),都頭領宋公明,軍師吳用、公孫勝,隨行副將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戴宗、時遷,領軍五千攻打

合後步軍頭領黑旋風李逵、混世魔王樊瑞,副將項充、李袞,引馬步軍兵五千,面對曾頭市前鋒史文恭的潰兵。

盧俊義率領燕青,領兵五百,平川小路埋伏(吳用之意)。

後援部隊:關勝、徐寧、水火二將。

此次梁山比第一次遠征,人數多了何止一倍!第一次遠征,晁蓋帶了五千人馬,連自己二十一個頭領;二次遠征,宋江帶了兩萬兩千五百人!大小頭領三十五人,包括正副兩名軍師!可以說,此次遠征,那是美英以雷霆萬鈞之勢欺負伊拉克啊!這支部隊,有馬軍勇將,有步兵精銳,有間諜系統骨幹,有青年近衛軍首腦,有野蠻軍團,有斷後人員,有強力增援,有臥底人質。怎麼看也是一場有勝無敗的毫無懸念戰爭!想輸都困難啊!

曾頭市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將功臣鬱保四當作人質送給對方,宋江利用攻心計,成功瓦解了鬱保四的心理防線,和祝家莊之戰一樣,裡應外合之下,順利打破曾頭市,而頭號通緝犯史文恭,寶馬雖好,卻依舊逃不脫盧俊義的暗算。但是鬱保四也沒有獲得好下場,名列倒數第四位,主要工作是抗大旗,人如其名,落到一個相當鬱悶的地步。

宋江破了曾頭市,盧俊義雖然立了首功,但是他知道,自己遠遠不能捍動宋江的地位,在數度“謙讓”後,宋江理所當然地做上老大的位置,盧俊義當了二把手,也是名義上的“老大”,既成就了晁天王的遺囑,又符合了廣大頭領的願望,估計除了燕青不愉快外,沒有任何人反對。

曾頭市一戰後,梁山已經如日中天,從被動應戰到主動出擊,在收伏了董平張清等人後,梁山終於宣告成熟,進入了全書的最高潮部分:排名次。

曾頭市一戰,確立了宋江領導人身份,為全書的基調埋下深深的伏筆。其實曾頭市之戰,和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漢武帝遠征大宛國”很相似。

漢武帝劉徹是一個著名的好馬人士,公元前104年,漢朝出使西域的使者回報:西域大宛國貳師城出產汗血寶馬,乃是馬中之王。漢武帝用千兩黃金加同馬身等大的金馬來換,遭拒絕。劉徹旋即命令大將李廣利勞師遠征,第一次數萬漢兵經過長途跋涉,十存一二,被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宛國擊敗;劉徹大怒,再次徵兵十萬,牛馬駱駝共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一路西去,雖然經過飢餓、缺水、流沙、土匪和猛獸等天災人禍,最後僅有三萬漢兵兵臨大宛城下,但弱小的大宛國還是無力反抗,城中貴族謀殺了大宛國王后獻城,李廣利順利班師。此次戰利品主要包括好馬幾十匹,中馬三千匹,滿足了漢武帝好大喜功的癖好。

曾頭市和大宛國很相像,都是禍起寶馬,都是對敵戰爭,都是敵師遠征,而結果也出乎意料地相似:被強大的外來勢力消滅了。宋江隱約就是梁山的土皇帝,一個好大喜功的封建皇權支持者。

曾頭市被破後,全市自然遭受了報復,但是梁山大軍班師後,一路經過的州縣秋毫無犯。宋江破了東平東昌兩府,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打破東平後,除了程太守一家和妓女李瑞蘭一家被殺外,其餘百姓不許侵犯;破了東昌,不僅不殺任何居民,連太守都由於平日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