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星期一的凌晨,雷曼兄弟提交了破產申請。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時,欠款在80億~90億歐元之間。
是誰葬送了雷曼兄弟
整條華爾街,不僅是一個充滿了明爭暗鬥的名利場,更是一個瀰漫著宿命論調的傷心江湖。
雷曼兄弟的路最終走到了盡頭。華爾街上幾百年來的悲歡離合都濃縮在這一刻。
沒有人會記得失敗者的眼淚,那些帶著驕傲眼神的禿鷲們會坐在一起瓜分雷曼兄弟尚帶餘溫的屍體,然後等著更多的不幸者重蹈覆轍。當清算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候,身在華爾街,離雷曼兄弟最近的人,反而聽不到那個“隆隆”的腳步聲。也許他們不願意聽到那個“死神的腳步”。也許他們在雷曼兄弟的庇廕下,得到太多好處,不願意承認雷曼兄弟死期漸近。那些雷曼兄弟忠實的捍衛者還在表達出對他們發自內心的信仰膜拜——業務在短短几周內被摧毀,人類的語言已經表達不出這種悲哀。“但我想向你們保證,我們將以這樣或那樣的比以前更強大的形式重新回來。”這是一位按揭部門的中層管理人員寫給客戶的郵件,郵件裡面洋溢著對雷曼兄弟的認同與歸屬感,讓人從心底冉冉升起一股悲涼。“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同樣是郵件,雷曼兄弟董事長兼CEO福爾德向員工通報交易的備忘錄更為溫情——“我知道我這麼做讓你們每個人都非常痛苦,不論是個人情感上還是經濟上。對此我感到極度不安。”
第一章 大崩盤(6)
當然,數十位華爾街精英聚集到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開會商討拯救之道,但他們也無法改寫人類不可改變的天性:人的行為都是受自身利益左右的。資本來到世上,就帶有噬血的本性,它要靠不斷吸血來維持它的生命。雷曼兄弟的破產符合華爾街其他還沒有走到這一步的金融機構的狹隘利益,他們可以從中得到好處。受害的是持有它的股票的廣大股民和它下崗的員工。
雷曼兄弟的坍塌是典型的華爾街“兄弟若有難,牆倒眾人推”的一場現代版悲劇。雷曼兄弟不光是籌不到外部資本才陷入破產的。雷曼兄弟的問題資產也不是無人問津,只是買賣雙方一直在討價還價,僵持不下。當然,這530億美元的龐大資產確實難以找到買家。但真肯賤價大甩賣的話,總會有人願意接手的。如果早出手,就是賤賣,也比破產後不值一分錢好。至少,福爾德對價格還有話語權。
這些資產當時的價值可能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福爾德不敢正視這個事實,因為他知道如果一折甩賣這些資產,雷曼兄弟可能同樣擺脫不了破產的厄運。所以,在他眼裡,兩者沒有什麼不同。他寧願昂著高高的頭顱,死的時候也要像個英雄。
華爾街仍然有上百億美元的資本對雷曼兄弟的資產有興趣。高盛、弗勞爾斯集團、科爾博格?克拉維斯?羅伯茨集團、凱雷投資集團、得克薩斯太平洋集團或百仕通集團等私人資本運營公司、對沖基金、高風險債務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手上都有錢。不過,他們不會前去救雷曼兄弟,而是虎視眈眈地在一旁等著,看著。他們打算以公司破產時的清算價收購雷曼兄弟資產,大賺一筆。
這就是為什麼雷曼兄弟會破產。當一個公司境況不佳,就會有人等著看好戲。看它什麼時候倒,怎麼倒。“看他蓋樓了,看他樓塌了;看他破產了,看他雙規了。”華爾街就是這副德性。雷曼兄弟是不是破產,不取決於財政部和華爾街之間的博弈,而取決於華爾街和華爾街的廝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有人失敗了,即將迎來直截了當的拍賣。雷曼兄弟破產了,該行的資產將出售給報價最高的買主。只有這樣,才能讓買賣雙方都履行為自身利益而戰的責任。
如果雷曼兄弟依據《破產法》第七章申請破產保護,華爾街大鱷們肯定會隨之跟進。在距離紐約聯儲不遠的各家投行辦公室和會議室中,銀行家們可能已經在商談此事,準備在雷曼兄弟清算之際廉價競購雷曼兄弟的資產。
那麼,股民的利益呢?市場的利益呢?難道他們不擔心,資產規模高達6000億美元的雷曼兄弟破產會引發一場金融市場災難嗎?不擔心為了瓜分華爾街一起打拼的骨肉兄弟的遺產,會引發一場世紀的金融大風暴和席捲全球的金融大海嘯嗎?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二章 大風暴(1)
這是一場席捲全球金融風暴。
當呼風喚雨的華爾街失去了威風,笑傲江湖的金融巨頭神氣不再時,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導致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風暴與大災難?
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