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空方趁機發力,大豆價格連連滑落,除了現貨品種外,幾個主力大豆品種紛紛跌停報收,跌至一四○○的低位。
這還不是盡頭,從技術分析來看,大豆仍有更大的下跌空間。
與此同時,凌飛在MACD論壇發的虛擬實盤,引起了廣泛關注。
事這上,在當時的市場子,多空雙方一直處於僵持狀態。空頭認為進口大豆無可比擬的優勢,勢必帶動國產大豆價格持續下滑;而多頭則認為,國家政策必會限制進口,扶持本土產業,絕不會袖手旁觀。
行情撲朔迷離,難以判斷。
多空方雖然分歧巨大,卻各有各的道理,誰也說服不了誰,這種對峙不僅體現在市場的激烈交易中,也體現在了論壇上。
凌飛的帖子,被論壇標為精華,回帖過五百。大概估算一下,贊成做空與贊成做多的人,居然各持一半,可見分歧之大,也在相當程度上體現了市場多空激戰的僵局。
凌飛站在空頭一方,但他並不是盲目沽空,而是根據觀察和分析做出的決定。
二月初,大豆跌破了一一○○的低位,凌飛猶豫著是否該平倉。登入論壇,正好接到OFF給他發的短扭:政策有變,平倉。
凌飛立即下單平倉,二千餘手全部脫手,每手浮盈三百二十,共達六十多萬人民幣,相當不錯的戰績。
二月九號,國家出臺了相關的轉基因管理配套辦法,雖然沒有限制進口配額,卻給農民一定數量的補貼,國產大豆價格有所上漲,恢復到了先前的一四○○。
而凌飛在大豆脫手後,又在當天立即建倉買入,做多,當大豆從一○五○漲到一四○○時,他沒結算前的浮盈總值達到了七十多萬。
二月十二號,大豆漲到一四八八,不少經紀人都認為,它還會上漲,輕鬆到達一六○○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凌飛並沒有多等,在別人的惋惜目光中,在一四八八點將手中所有大豆平倉。
一轉手,這七十多萬便真真實實地打入帳戶,這一買一拋,兩筆交易,他便賺了一百三十多萬。
如果以單筆來看,也許並不算太輝煌的戰績,但短短一個月,就能有這麼高的浮盈,仍是令人刮目相看。
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凌飛將浮盈資金的百分之五十——六十餘萬元。打到傅宣年的個人帳戶上,並將剩下的錢,作為投入資金繼續使用,在一四○○位左右,分階梯式繼續建倉,這次仍是做空。
一週後,大豆從徘徊不前的一四○○位跌落,與眾人一片看好的期望截然相反,不升反跌。
受進口大豆急劇增加所累,國產大豆一片低迷,頹勢難止。每跌五個點,凌飛的帳面上,就多出一萬塊的浮盈,而這浮盈不在不斷持續增加中。
凌飛坐在電腦前,靜靜看著盤面……
他知道,迄今為止,自己的預測與判斷都是正確的,而操作也很好地遵循了自己的理念,最艱難的第一仗打得無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