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2 / 4)

小說:長安古意 作者:低訴

如何不與我官。”崔湜因不曾識得那人,料來他是胡謅,且當著市井許多人面,便道:“誰收汝錢,我立時鞭殺!”那人道:“鞭不得,鞭殺你要丁憂。”崔湜才知是自己父親受賄,一時朝中傳為笑柄。

崔湜被太平譏刺,面上卻依然帶著徐如春風的微笑道:“臣當日因韋庶人、安樂、上官氏寵信而得身居高位,卻也需花錢哄她們開心,落在自己手中,並無幾何。”太平咯咯嬌笑,道:“你竟然也有老實得時候。若是那夜死的是我,這冠子你會送與誰呢?韋氏、裹兒,還是婉兒?”

崔湜淡淡一笑道:“臣誰也不送,她們不配。鳳乃百鳥之王,又豈是韋氏安樂那等村婦、上官氏這等卑賤婢女當得起的?”太平微微一怔,看定崔湜點點道:“男人真是涼薄,可惜婉兒對你倒是用心,她那句‘勢如連璧友,心似嗅蘭人’,是寫給你的吧?”崔湜一笑道:“臣於上官氏,便如公主鬢邊所戴之鮮花,賞心悅目而已。今日枯了,明日再換一朵,無所謂用心不用心。她未曾懂得過臣,臣也未曾懂得過她。”

太平心中忽然起了淡淡的蕭索,她和身邊的那些男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她懶得去懂得旁人,那些人也不具備懂得她的能力與智慧。居然也能夠肌膚相親,相擁而眠,有些真相一旦戳破,真是寂寞。她隨即笑道:“那我今日,為何要撿旁人戴過的花呢?”

崔湜淡笑道:“臣於她們,不過是褻玩之物,於公主,卻可作這金鳳的翱翔九天的羽翼。”太平笑道:“你不覺得,今日才來說這話,似有些晚了麼?”崔湜笑道:“公主是責怪臣當日不曾投效麼?公主且細思,當日先帝為韋庶人上官氏把持,她們若不愛臣,臣到今日怕也是一微末之官,於公主並無用處;她們若愛臣,而臣稍感流露對公主的仰慕,豈非遺禍公主了?”

太平被他說得一樂,笑道:“你這張嘴兒啊,怪不得連婉兒那般聰明的人,都被你哄了去。若非你犯如此大罪,我也就留下你了。罷了,這冠子你拿出去變賣了,還能給路上留些盤纏。”崔湜神情倒是並不慌亂,笑道:“公主身邊,可是有勝過臣百倍的人,令公主如此厭棄臣?”太平言笑晏晏,眼神中卻帶著幾分冷意道:“那倒沒有。只是我不想有一日我死了,我鬢邊的花兒,再戴到旁人頭上去。”

崔湜笑道:“原來公主在害怕。”太平道:“我怕什麼?”崔湜笑道:“您怕太子殿下。”太平滿不在乎笑道:“我們是親姑侄,他一家受我大恩,我待他有如親子。若沒有我,哪有他今日的太子位,我為何要怕他?”崔湜道:“怕他的年少,怕他的……”他說到這裡稍稍一頓,繼而清晰地吐出四個字道:“——名正言順。”太平玉藕一樣的臂膀支著額頭,凝目望著崔湜道:“你說下去。”

崔湜道:“太子雖然庶出,但此番挾功而立,且在宋王力辭後乃受,深得臣民之心。陛下雖然正當盛年,但陛下數年來經歷種種慘變,性情衝明散淡,未必有精神事無鉅細親掌朝政。公主今日雖然坐在御座之側,位於太子之上,陛下因同胞之愛,對公主言聽計從,但公主細想,朝中官員任免的敕令,可以蓋陛下玉璽,可以蓋太子之寶,又有哪一封,可以蓋上太平公主印信呢?因此公主即便參政,也不過徒然為人作嫁。本朝素來有太子監國事,過得幾年太子配上了雙龍符,御座之旁可還有公主一席之地?”

太平沉思道:“你有良策?”

崔湜道:“唯一破解之策,便是復斜封。”

昔日韋氏在朝,皇后皇妃公主府中皆可置官署,繞過銓選自行委任官員,朝中稱之為斜封。太平柳眉一揚,在隱几上一拍怒道:“你昏了頭了!三日前陛下才於朝堂上罷黜斜封官。韋氏安樂以斜封禍國殃民,我今日再復斜封,豈非在天下人面前自絕於陛下?”

崔湜道:“韋氏安樂置斜封,不過為了收取賄賂,依附門下的,也皆宗楚客等不學無術的小人。當日滿朝斜封官過萬,群小但知橫徵暴斂求田問舍,怎能不惹民怨!而今日若只有公主府中可置官署,公主便可以此招攬俊傑之士收為己用,更有蕭至忠等大臣,本有才幹,此番為新貴們嫉恨攻訐,貶斥京外。若是公主肯出面解救,復其官職,他們必感戴公主再生之恩,報以國士之節。”

太平笑道:“你怎不乾脆連你自己名字也說進去?你若真有才幹,又有國士之節,何不直接去找太子,豈不更名正言順?”崔湜道:“太子此番起事,靠的是昔日潛邸中一干人,這些人方入朝堂,志得意滿,豈容他人分羹?大丈夫當先據要路以制人,豈能默默受制於人。”太平淡笑道:“那你又為何肯受制於我?”崔湜朗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