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杏花如夢做梅花 作者:冥王

心耿耿,我氣閒閒。從容慷慨,塗殊道班。居易俟之,敢幸生還。”說完雙目一閉,一言不發。

待那些說客悻悻散去,傅山撲身跪倒,叫道:“老師!”聲音中帶了幾分哽咽。

“你終於來了……”袁繼鹹睜開眼睛,他的頸中,斜斜的亙著一條青黃的印痕。

傅山泣道:“老師,您這是……”

“在九江船上自縊,卻沒有死成。” 袁繼鹹淡淡說道,“後來絕粒七日,竟又未死成……”

“那是為何?”

“千古艱難唯一死啊……絕粒到五日六日,靈臺一片清明尚在,尚能夠剋制食慾,秉持正道。但到了第七日,人已經昏昏欲死,肉身便已不從意志,此時若有人灌喂漿水,唇、舌、喉便會接納,如此,便功虧一簣。之前見朝廷旌表節烈,常見到有節婦絕粒而亡的,此時親身體會方知,若要絕粒,除去本人要有絕大願心之外,總歸還需家人的成全,否則便是死,也死不得……”袁繼鹹幽幽嘆道。

“那……老師有何打算?”

“天不欲餘為疊山,敢不為文山哉?江南未定,流寇四起,清廷對我,不會有太多耐心,門外十餘名侍衛日夜看守,每日十餘人輪番勸降,所費人力物力,是不容總這樣拖下去的……更何況,韃子為安定天下人之心,忙於旌表忠烈,遲早自會遂了我的心願,全了我的忠義之心,讓我死得其所。”

傅山泫然欲泣:“老師……”

袁繼鹹低聲道:“我是被囚被困,別無他法,只能死節以殉,但你們不要輕易言死,更不要貿然而動,枉送了性命,須謹記‘尋機待變’四字。我上次給你的信札,你多體味其中深意。”

“是,必不負老師所託。”

“那詩冊,你收到了嗎?”

“並未收到……”傅山搖頭。

袁繼鹹閉目冥思了片刻:“既然沒收到,也不必取了,這時節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也不能強求……有些人……便由他去吧!但凡能做到‘不為惡’三個字,已經足夠。”

傅山點點頭。

“我在幽囚之中,閒來無事,寫了《經觀》、《史觀》二書,其中《經觀》已經完稿,但《史觀》尚未寫完,不知今生是否能終此一書。書稿你先帶走,另有一件血衣,乃是我與清軍交戰所穿,你託人帶去宜春橫塘袁氏祖宅,給袁氏後世子孫留作念想。”

傅山走出三忠祠,有些恍惚,懷中老師的書稿和血衣,還留有老師的體溫。抱著它們,似乎懷抱著大明綿延不息的血脈。回望堂中,纖塵籠罩下的三忠塑像悲憫的俯視著身下的黑衣人,薪火相傳的忠烈死節,會這樣一幕幕搬演下去,永遠不滅。

身後,那一扇朱漆大門緩緩關上了,那身穿大明衣冠的孤臣,終將被封禁入歷史,明史中,列傳裡,數百字的平鋪直敘,便是一生。傅山被室外的陽光晃得一陣眼花,一道門,隔開生死,門內的人,全忠全義,身前事,身後名,盡皆清白如雪;而門外的人,卻要在清風烈日中煎熬,在花冥月謝,草燼枝殘的輪迴中,深深緬懷那想回也回不去的故國……

注!

1

《蘆蕩秋蟹圖》

款識:辛卯秋杪,傅山戲寫於長安懷雲軒。

鈐印:傅山(白),立軸,水墨紙本。

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2008年春拍賣。

這是傅山作品,此處借用。

2

天地治亂,理數迴圈……:袁繼鹹《正性吟》。

3

疊山:謝枋得。宋臣,被元俘虜後絕食殉國。

文山:文天祥。

作者有話要說:

☆、逍遙戀酒非耽罪

順治三年。

二月二,龍抬頭。

盂縣。

褚仁坐在村頭樹下,一身簇新的鴉青色棉襖棉褲,活脫脫是晉省鄉下孩童模樣。他腦門的頭髮已經剃光了,腦後的頭髮卻還沒有長長,只能紮成一寸長的小辮子,看上去,倒是很有朋克風格。形勢比人強,再怎樣,也不能一輩子當小孩,不能一輩子不留辮子,總不成一家三口,全都朱衣黃冠。成就了傅山的節,自己和傅眉便要屈從。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人在矮簷下,不管是高貴的頭顱,還是低賤的頭顱,總歸是要低下來的。

身下是連綿的黃土,身後也是連綿的黃土,渾渾茫茫連成一片。遠處那些黃土塬、墚、峁不屈的直立著,那些溝壑轉折的間架,像極了傅山的書法風格:“寧拙毋巧,寧醜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