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1 / 4)

小說:雲崖書 作者:圈圈

敬修回了家,自然遭了父親一頓考。索性答得還算得體,賢王見他言談不止留於書表,也知曉了一些民間百態,雖不誇讚,點點頭已是認可。王妃知道後亦非常高興。之後便是各種應酬,進宮拜見太後太妃,盡孝道敘天倫,與諸王世子陪伴皇上苑囿秋獵。

敬修離了書院一方天就是高高在上的九親王世子,不知為何這自小過慣的日子在數月書院生活後竟變得壓抑無比。皇帝年紀再相仿,君臣之間畢竟諸多繁節。回想在書院時種種自在,同學朋友儘可玩笑,頓時生出幾分惆悵之情。只等節日剛過便藉口做辭,提早回了書院。

敬修回去只當是頭一人,不想進門就看見了冒兒,依然如端午那日窩在藏書樓排排架子下看書。

午後陽光從門窗照進去,地面上一方一方雕琢的影。那人倚著書架邊自在翹了個二郎腿,手邊一杯茶、一小碟月餅,書頁翻一翻,好似停上手的蝴蝶。

敬修覺得眼前霧濛濛的,冒兒的身影在光暈中如玉雕瓷塑有明豔豔的釉彩,一把青絲拂如流水,素顏透白。大概怎麼也沒想到會有人過來,脫了鞋子挽高了褲腳,露出一節蓮藕似的小腿,腳丫子也像待放的蕾。

冒兒總是在無人處才會展現出他靈動的一面,他是能夠打動人心的人,所以他才收斂。而他的美好,恰如那日湖邊,臥廊畫扇。

短短十數日,敬修竟覺得過了一世那麼長。有種悔悟,原來自己牽掛的書院,只是有冒兒在的地方。

情與誼,不該生的漣漪生了,層層疊疊,心尖盪漾。

敬修呼一口氣,盡力收拾了自己的心,含了合宜的笑與他招呼。冒兒卻是驚喜猶疑,捧了書跳起來,跑出兩步才發覺自己沒有穿鞋,連忙拉下褲腿踏上鞋子,臉上一抹嬌紅,吟吟笑。

“子承回來了!”

“嗯,回來了!”

歸去來兮,胡不歸?心已為形役,舟遙遙輕颺,風飄飄吹衣。

八、蘭舟桃花

書院還在放假,廚房都沒有開火,敬修看見房中吃剩的點心便知道冒兒根本沒有回家。想來他生母低賤,他父親連正經名字也不曾給他,過繼到姑母家中只怕也是權宜之計,不能被邢家人所容。只是既然已經過繼為子,中秋佳節也不接回去團聚,未免待人太薄,只叫寒心。

這十幾天也不知冒兒是怎麼過?靠糕餅果腹,到底要不得。敬修當下做主著硯秋安排,跟冒兒一同進城。

百花樓的菜做得極好,書院的學生也時常來這裡打牙祭。特別一味碧螺蝦仁,蝦是太湖大蝦,活取蝦仁溜至乳白色,瀝油加洞庭西山碧螺春以旺火復炒,盛盤綠白相映,味鮮甘美。醬汁肉、蒸青蟹和金花菜燒鱖魚也十分可口,配上鮁肺湯和酒釀餅,一壺十八年陳井坊燒春,兩個少年享了一頓滋滋美味。

也是中秋剛過,街上還留著佳節氣氛,飯後同遊夜市,興之所至,乾脆不回書院就住在城中客棧。第二天趕早敬修租了條畫舫,兩人太湖泛舟,在船上吃太湖三白,脆藕菱角,喝一壺清茶,聽採蓮女隔船悠唱採蓮歌。

敬修聽得入神,不由想起王昌齡那首《採蓮歌》,吟道:“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此情恰如此景,碧波悠悠,水天一色,蘭舟依依。不知是人在湖中還是湖在人心中?

敬修轉頭,冒兒趴在几案上。太湖本是文人墨客聚遊之所,畫舫多備筆墨,以便興致來時即興發揮。

敬修知道冒兒擅畫,看的卻不是畫,愛極了他這隨在的模樣。他依舊以肘壓紙以湖水洗筆,挽高衣袖露出藕生生的小臂,懸腕浸飽了墨汁,心隨意走。他穿了一身牙白織錦,小小方塊與圓的集合隔遠了幾乎看不見,湖光映著又明暗分明,一小方一小方在身體上靜流。青柳明湖好似他的眉眼,一泓長河是他的絲髮,而他的臉,他的臉……如果夜,他就是湖中的月。如果明,他就是雲端。

柳煙花霧,敬修想,這個詞是恰當的。冒兒就像春光,春光流瀉處,了了淡淡,山水躍然紙上。

敬修順著他的手去看他的畫,一葉蘭舟煙波滾滾,盡是墨色,墨色亦濃烈淡雅,好似五色湖光。兩筆帶過,舟首佇立一人,敬修知道他畫的是自己,笑而不語。再兩筆,舟尾添上一人,卻是撐竿的船伕。

“冒兒呢?”敬修問。

冒兒笑眯眯抬筆指天,靈動道:“我在船艙看不見!”

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吧。敬修心底的波瀾點點。初見時那貓兒一樣的少年,輕輕躲了,比劃叫他不要出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