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不嫌棄奴才笨罷了。”
“跟著本宮,不會虧待你,你目前可要看清楚形勢,誰才是你的主子。”
那張年輕的容顏說出的話卻帶著老練。
“承蒙太后不棄,老臣為太后鞠躬盡瘁。”張公公本來應該解甲歸田,可是太后把他要了來仍舊讓他做後宮首領太監,張公公自然感恩戴德。
蘭平府,一生嬰兒的啼哭,給這個陰雲密佈的家族帶來了一絲生機。
自從寧王被貶伊犁,整個家就像是垮了,紀蘊的權力也被段朗明吞的差不多了。
“現在的天下都是他們年輕人的天下了。”以為跟紀蘊世交的老臣說。
紀蘊推翻桌上的茶杯,茶水灑了一桌子“哼,是本王一時麻痺大意,讓段朗明逞了威風,本來我打算把一切都交給小兒,本王就專心養老了,看來年輕人還不堪大任,還是得老蔣出馬。”
“蘭平王是不是已經有了什麼主意,不妨跟老臣一起商量一下。”
“當務之急是讓禎兒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第 24 章
慈寧宮,
紀蘊面見太后。
“老臣給太后請安。”
太后道:“快快免禮,叔父來了,快快賜坐。”
紀蘊到底是老了,輔佐了兩朝皇帝,到現在已經是第三朝。曾經叱吒風雲的將軍,如今也到了風燭殘年。
“老臣輔佐先皇盡心盡力,如今落得個兒子被流放的結果,老臣”說著說著紀蘊拿衣袖去擦拭眼淚。
太后道:“叔父莫要傷心,叔父三朝元老,誰也沒有這個膽量與您為難。蘭平王為皇上效忠,勞苦功高,我孤兒寡母都要依仗您,還望今後繼續為大瑞盡忠。”
紀蘊道:“朝中段朗明執掌大權,流放我兒,要老臣如何咽的下這口氣。”
太后無奈的道:“要讓寧王回朝不過皇上一句話的事兒,可是叔父有所不知,先皇駕崩之前,曾留有一道密旨,本宮親眼見過,裡面說要寧王永遠不得回京。本宮也好生難過,想想我孤兒寡母雖坐上皇位,大權都在段朗明的手中,我們寄人籬下不得不低頭,如果寧王還在京中,我們到底是一家人,也不至於如此委屈了。本宮深居宮中,哪裡有說話的份。”
太后說著說著也流下淚來。
舒太妃從外面進來,看見紀蘊和太后兩人都好像哭過,便道:“姐姐,你怎麼哭了。蘭平王你二人在說什麼,怎麼都哭了。”
“還不是為著先皇那道密旨,妹妹你也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