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3 / 4)

小說:琢玉成華 作者:

完該說的話,回去覆命前留下一隻半掌大的煙火筒,供我危急時求援所用。她的身影前腳消失在院牆外,我後腳邁出拱門。

縱馬白日賓士在街道上、驚擾沿路無辜的行人時,能肯定的是,我也不知道我在做什麼。

幾乎是立刻就背棄了來自別人的囑託。

一晃神間就到了幾條巷子外的趙宅。宅子黑沉的木門緊緊的閉合著,看不見其內的景象,宅內寂靜無聲,也不似有絲毫人煙。

調轉馬頭,往京城繁華最盛之地——卻又在羽衣樓的路口,生生打住。不能貿然進去。蒙恆帶人在羽衣樓外等候的場面一瞬浮在腦中,那一時衝動會帶來的後果太過巨大,並非我所能承受。

普濟寺。開門的大和尚隱晦又直白的告訴來客,耳聰禪師不在寺中,不知居士來此,有何貴幹。

寺鐘恰在此時撞響。

天色微暗,天邊道道雲霞像是紫霧鑲了一層金邊,壯觀而迤邐。一日,已經接近尾聲。

不知是否古剎裡晚課傳來的佛音淨了俗世人佈滿煙塵的魂靈,這時的心,反而靜了很多。韁繩握在手裡,方才覺得溼重,竟然是一路里掌心裡透出的汗。

太慌了。

其實於事無補。

“大師可否開門……在下燒一柱香。”

出家人心懷善念,並沒有能拂了客人唐突的請求。大和尚找了一個小沙彌,開了後進大雄寶殿的門。

濃重的松香和煙火味裡,佛陀在經幔後高坐。

他眉心有一點硃砂,兩側眉形長而柔和,幾乎一直向上,連到了髮際。黑色的瞳仁嵌在鎏金的眼線正中,向下垂斜,從每一個角度看來,都端正注視著你。

使人頓時心生肅穆。又使人覺得,佛祖早將一切人間苦難收在眼中,惟有放下負累遠離塵囂,才是正道一途。

我仰頭望著佛。

記得那日裡前來寺中見聞哥,推門而入時,他也是這個姿態,負手站在佛前。

當時……他想的是什麼?

我不得而知。

呵。

憑心而論,我不似我出身高貴卻心思單純的母親,日日唸經誦佛,虔誠的相信佛祖、菩薩的護佑可以保得一家人的平安。

我對於神佛之一類,本來敬重多於信仰。

不信凡事天定之說,可是見多了人力之外的變數,又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惟天不言,以象示人,自有一番好惡。

不過今時今日,已經不同於往日。

如果說來岸是因,彼岸是果,中間隔著一片波濤洶湧、暗礁密佈的海,那我便總是站在他人駕馭的舢板上,渡與不渡,全憑船工之功,還有天公之意。

好像這樣就能置身事外,潔身自好一般。

不該的。

不論是軟弱還是自私,都一樣,都將付出代價。

這種既不能自己回頭,也不能自己轉向的處境,這種不能掀翻舢板連累了他人的畏懼,這種長久的故意不聞不問後,才驚訝於舢板已經如此的遠離來岸,驚訝於它正以不可倖免的速度,一頭撞向彼岸的恐慌……

浮浮沉沉了太久,付出的代價,就是眼看著一切而無力迴天。

太晚了。

太晚了啊。

能做的已經太少,實際上,我只有站在這一尊無聲無息的如來佛像之下,仰望他端莊的容顏,期盼他無邊的法力。

一個人的呼吸,牽連著胸腔這顆心的跳動。一個人的溫度,給予了新生這骨肉的滋養。毀滅哪一個,都是無法承受的痛。

然而比起一時的痛,要煎熬著殘喘著繼續活下去,才是最可怕的懲罰。

檀香襲人,青煙繚繞。外面的天色全部暗下來,殿中不曾點燈,眼前如來大佛的面貌,漸漸不再分明。

如來無相,心量妄想,見與不見,沒有多大的區別。本來,無論是何路的神佛……只要能插手保佑我蘇鵲渡過劫難,我必將誠心誠意,日日焚香祝禱,年年散金佈施,銘記它無上的恩德。

從大雄寶殿裡出來,開門的大和尚持著一座油燈,靜靜等在寺門簷下。“居士匆匆前來,可有什麼急事?若需留下口訊,貧僧可以代傳。”

他低聲的問,卻並未迴避客人詢問的目光。

細細打量他的面容,總覺得平實樸質,想不起長夜山莊裡有這樣一號人物。不過也罷,既是幾次開門迎迓的緣分,又能在聞哥面前說得上話的,何須在意他人的出身。

我略略沉吟,“古德有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