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見過不少的人在我面前斷氣了——或者恐懼、或者憤怒、或者震驚、或者平靜。但……從來沒有人像她那樣,死亡於她,是最甜美的解脫與歸宿——在月下玫瑰的毒性中,在她最甜美的夢中死去,這樣的死,簡直令人羨慕……
很難令人想象,現今在整個魔法界掀起一片波瀾的那位極端的種族主義者,居然對麻瓜的哲學頗有研究。一開始,我不過只是想恢復魔法界的古老傳統——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其實就是我們巫師魔法來源的根本理論;但之後,因為自詡為“為上帝傳教”的希伯來人強行入侵,整個中世紀都不得不陷入教父哲學和經院哲學的黑色統治之中——說白了,就是在古希臘原本自由的哲學被完全打破,所有的哲學家只能夠被迫討論上帝的存在——這也直接導致了哲學與魔法的分裂。但事實上,現在很少有人知道,它們完全就是同宗。
我起初就是懷著這種心態去研究哲學的,但是越研究哲學,我的興趣也就越來越大——那種極度深沉的死寂般的審視自我、毀滅性的批判、涅槃般的思辨……我對哲學呈現出一種近乎病態的迷戀,而越是迷戀,我的頭腦卻越是冷靜。我就像是個無知的孩子,孜孜不倦的吸取著這個世界上最深沉的營養——我渴望超越生死,我瘋狂的在各個方面各個領域都要超越生死——如果魂器是我對肉體的超越,那麼哲學,則是我對精神的上升。
我想我一定是瘋了——這種事兒,在我讀書期間,絕對是不屑一顧——甚至在我一開始工作期間,也是抱著這種“肉體不滅足矣”的態度。誰知道呢……什麼時候,我的思想就這樣慢慢的轉彎了。仔細想想,好像自從在我撿到了“綠”之後,我的很多想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吧……
所以,我在看見瑪格麗特那樣慘烈卻又幸福的死去之後,我忽然想起了弗洛伊德。
我不是弗洛伊德那個變態,我贊同人皆有“生之本能”——我們都是這樣艱難的活著的;可我絕不贊成人事實上還有與之相對的“死亡本能”——我們身為人類,即使是在怎樣的環境,在怎樣的境地之中,都要這樣存活下去——那又怎麼會求死?!
可是,瑪格麗特在那時——至少是在那一瞬間,她的死之本能,絕對已經蓋過了生之本能。而我,竟然對我的同類起了憐憫似的共鳴。
死之本能——與生之本能相對,即人都有著將自身生物肌體帶入到無機狀態,換言之,恢復死亡狀態下的能量。這種無機狀態近似迴歸——按照古希臘哲學家們的說法,天地萬物都是由四大元素所組成,人自然也不例外。可死之本能真的僅僅只是渴望進入無機狀態嗎?我忽然若有所悟……或許,死之本能的真實意義,恰好是與人的生之本能的意義相對啊……
愛嗎……
尼采說過……什麼來著?
——————————————————————————分割線————————————————————————
晚上十點,我正坐在我的房間裡看著窗外深沉的夜色。
今夜……是滿月啊。滿月,無星的月夜平白讓人覺得不安的躁動起來——滿月夜果然是讓所有巫師都躁動不安的時候啊。正在我心頭越發煩躁的時候,我的房門被人輕輕敲了三下。
不出所料,果然是羅德偌。
他那個小故事實在是太簡單——我只不過有幾分奇怪為什麼他會對中國的事情這麼精通罷了。但現在的重點不在這裡:“‘黃雀’?我是‘黃雀’?”慘白的月光實在是妖異的迷離詭異,我一向平和的聲線,在這月光之中也變得不安分起來,一點一點宣洩著我此時躁動不安的內心:“羅迪……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
羅德偌給了我一個苦澀到不能再苦澀的笑容,慢條斯理的展開了又一輪陳述。
他,不愧是我的男孩啊……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發現一切的,最後的真相……我就知道,我一定會,讓你難過的……
窗外慘白色的月光似乎有著無窮無盡的魅力——我恍惚中想起,在古希臘羅馬神話中,象徵著月亮的女神阿耳忒彌斯,因為她驚世的美貌和高傲的個性讓不少男性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這一次,可是這月光,蠱惑了我的男孩?他緩緩滑坐在地上,我就這樣順勢低頭俯瞰著他,看著他原本清澈澄淨的墨藍色眸子裡,濃濃的苦澀彷彿月夜下深濃的霧氣,如絲如縷般纏纏綿綿,究竟是我強行把他留在我的身邊,還是……他,早已絆住了我?
“明明……我知道你只不過因為不信任我,所以又一次對我的試探。但是為什麼,在我發現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