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悲哀。
他明白穆塵說的長大是心靈的成長。他一直盼望著長大,盼望著長大到穆塵那麼成熟。不是因為覺得像穆塵那樣神秘很有魅力,而是。
他實在太想走近穆塵了。
即使,穆塵強大到不需要別人的保護。就算“變成”和他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也好啊。
穆塵那麼孤單,那麼高傲,從來沒有把自己放在塵世間。他們從小就經常待在一起,但實際上,張楊覺得自己還離他好遠好遠。
所有關乎“我能走近這個人”的想法,竟都是錯覺。一切理解與懂得只不過是,對方給了你瞭解的資格與機會。
可是穆塵沒有給任何人發放這樣的資格。
誰蒞臨我的成長。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無話說。
第4章 第三章、回家路
好吧,這個倒敘和插敘似乎有點長。
張楊和穆塵也慢慢長大了。
他們從一個小學轉入同一所初中,張楊越來越顯現出孩提時孩子王的氣質,個子躥得很快,體育越來越好,剛上初中就加入了學校的排球隊。
穆塵卻似乎還是孩子時代的樣子,依舊安靜、不愛熱鬧,有點神秘,只是越發顯露出少年特有的頎長白淨。而且他以後就再也沒有哭過。
張楊總是在背地裡琢磨,穆塵的確是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麼,已經成長到終點了?
有時穆塵架著雙柺站起來,張楊就會發現,穆塵還是長高了許多,甚至並不比他矮多少,但總給人弱不禁風的感覺,讓張楊的心裡總是沒來由地一陣陣發酸。
張楊的姑姑越來越忙了,有空就跑過來教他做飯,然後留下點錢再匆匆離開。
穆塵的爸……穆少儂也越來越那什麼了,常常不修邊幅,最裡面嘀嘀咕咕地念叨著什麼,像個半仙似的,更不要提照顧穆塵了。
所以有時候,放學後張楊就把穆塵帶回家,兩個人一起寫作業,張楊在屋子裡練墊排球,穆塵拿著素描本勾勾畫畫。
張楊也會多做點飯,和穆塵一起吃。穆塵吃得很少,“你在喂鳥兒麼”,張楊總是這樣說。
放學了,張楊騎腳踏車拉著穆塵回家。
立秋時節,道兩旁的大樹都紛紛落葉,一路上鋪滿了乾巴巴的葉子,只有道中間能露出點灰白色的舊馬路。路上一個人也沒有,靜悄悄的。
一陣涼風吹過,地上的黃葉打著旋兒被捲起,腳踏車快速戧著風穿過,駛在寬闊的人行道上,好多樹葉子飛起來撲到兩人身上。
“今天還壓樹葉……”張楊剛開口,就有一片小葉子迎面飛來,打在他嘴上。
“嗯。”穆塵很開心地回答,每天放學回家是他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只有這些飛舞的黃葉能給他帶來片刻的喜悅。
“好,”張楊騰出一隻手來把飛進嘴裡的樹葉子拉出來,立馬又有樹葉打在他臉上,“吃樹葉子了!”
張楊騎下人行道,故意踏著馬路邊上最厚的黃葉向前走。走在樹葉上就困難多了,外加上一個人和一對雙柺,兩個大書包,他向前傾著身體奮力地騎著。
穆塵難得地一路上都在微笑,拿出雙柺撥弄著地上的黃葉,聽著皺巴巴的葉子發出的“咔嚓咔嚓”聲。葉子碎裂的輕微震動沿著雙柺傳到他手上,他感覺自己也成了一個成天瘋玩的正常孩子。
穆塵想用腳夠一夠樹葉地毯,但腿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樣,根本不聽使喚,只能很輕微地晃動一下。他盯著自己的鞋尖,在心裡說:動起來動起來給我動起來,但還是不行。
他想抓住一大把黃葉,在手掌心裡緩緩捏碎,或者拿回家珍藏起來。
但他不想要求張楊停車,回家的路一直都是上坡,張楊每次起步都非常艱難,手死死地握著車把顫抖著。
於是他努力彎腰,想夠到一片樹葉。
張楊騎著車,撅起嘴來吹著口哨,跟穆塵一塊感受著這短暫的快樂。騎了一會兒,他覺得腳踏車越來越晃盪。
“小塵你在幹什麼?”
“吃樹葉子。”
“好吃麼。”
“想嚐嚐?”
“好。”
穆塵笑笑,“品嚐完請奉上三千字感言。”
“得得得,”張楊趕緊說,“您慢慢吃,我最怵寫作文。”
張楊想到一向安靜神秘的穆塵居然也滿嘴樹葉子,不由地咧嘴笑了。
“別太瘋了,抓好你的書包和雙柺,”車搖晃得厲害,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