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忠誠與背叛 作者:左思右想

責人,主要是做青年學生的工作。1941年夏末,21歲的江竹筠離開中華職校後,被地下黨組織安插到重慶婦女慰勞總會工作。1941年1月,國民黨發動“皖南事變”,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南方局按照中央“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十六字方針,再次作出調整重慶地下黨組織、緊縮黨員數量的決定,有些黨員暫時停止了組織生活,失掉了關係的黨員也暫不恢復組織關係,讓他們以個人身份與重慶八路軍辦事處、新華日報社保持秘密的工作關係,只留下少數骨幹單線聯絡一部分黨員。江竹筠雖然參加了進步活動,但在鬥爭中她不突出個人,不太引人注意,因此她和她領導的組織始終未暴露。她也成了這少數骨幹中的一個。1941年秋,江竹筠被川東特委指派擔任重慶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單線聯絡沙坪壩一些高校的黨員和新市區內的女黨員。

對於這樣一位年輕的女共產黨員,市委委員彭詠梧很容易瞭解其一切基本情況。江竹筠來到彭的身邊,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很自然的事。倆人過去雖未曾謀面,但卻似神交已久。之前,這對“假夫妻”一直同在一個城市從事地下工作。彭詠梧從雲陽調到重慶任市委第一委員後,除全面負責市委工作外,還具體負責建立和領導重慶沙磁區、新市區一帶的地下黨組織和學生運動。而江竹筠是新市區區委委員,負責單線聯絡的黨員正是在彭詠梧具體負責的這一地區,兩個人的工作神秘地交叉著。江竹筠竟然沒有直接與彭詠梧相識過,可她單線聯絡的直接領導——新市區區委書記魏興學,就是彭詠梧的直接下級。

彭詠梧從魏興學那裡瞭解到的江竹筠,“雖年輕,卻穩重、幹練,把新市區的女黨員聯絡得很成功……”。

“噢,新市區竟然有這樣一位優秀的女同志,有機會我倒很想見一下。”彭詠梧對魏興學曾這樣說過。

現在竟然是組織上安排他們成為一對“假夫妻”了!第一次見面竟如此尷尬。

江竹筠和彭詠梧都是組織原則十分堅定的共產黨員,“為了革命工作需要,什麼都可以捨去的”理念,在他倆身上似乎不用說一句話來作解釋,一切都是多餘的。但對從來沒有戀愛經歷的江竹筠來說,這“假”夫妻讓她內心仍然極其不易接受:以後讓我怎麼再找物件呢?假如時間一長,我真的愛上了彭委員又怎麼辦呢?他可是個有家室的人哪——

她不是沒有顧慮,只是迫不及待領受任務的江竹筠改不掉“組織上交給的任務必須堅決執行”的作風,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毅然地接受了這份特殊任務。江竹筠從此成了同志們和鄰居眼裡的“彭太太”……

剛開始,江竹筠很不習慣做“彭太太”。有人這麼稱呼她時,還以為不是叫她。這,立即引起她的警覺:我是為革命來做“彭太太”的,一旦被人發現這是假像時,敵人不也就容易把老彭和重慶地下黨組織連窩端了嗎?“彭太太”不寒而怵。此後,江竹筠不再為自己不是“彭太太”而心愁了,她要做一個真正的“彭太太”。

工作不要命的彭詠梧,患有嚴重肺病,急需合理調配膳食,鄰居們從此經常看到身材嬌小的江竹筠每天清晨提著籃子上街買各種富有營養的菜,弄給自己的“男人”吃。每當彭詠梧工作到深夜,她就把煮好的蓮米湯或銀耳湯送到他的桌上。漸漸地,街坊們發現,原來臉色蒼白的彭先生,現在臉色紅潤,每天進進出出,總是哼著愉快的小曲。鄰居們還經常看到這對“夫妻”手挽手,有說有笑地一起出去散步。“正是一對恩愛小夫妻!”鄰居們都這麼說。江竹筠聽了這樣的話,臉上通紅,她一面感到欣慰——組織上交給的任務完成得不錯,另一方面又羞情無比:自己是不是真愛上了彭委員,不知他是不是也……

江竹筠已經開始深深地戀上這個“家”了:關起門,她能自由地閱讀黨的檔案,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得到“四哥”的指點——江竹筠在自己的親戚和父母面前這樣稱呼彭委員。走出“家”門,她可以手挽手,跟著外表俊朗、談吐優雅、經驗豐富的“老彭”,去周旋各種風雨。日常裡,“四哥”平易近人,他那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每一分關心和呵護,讓從小缺少父愛的江竹筠怦然心動……

其實,在彭詠梧眼裡,自從有了這位“嬌妻”的協助,他工作起來輕鬆愉快,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並且似乎又有了家的感覺。彭詠梧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依戀上了她。然而這種情緒一冒出,他的內心就騰昇起一種深深的自責:結婚九載了,他虧欠自己妻子譚正倫太多了。“我不能啊!”一種痛苦在彭詠梧的心裡在掙扎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