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之姊虢國夫人、宰相楊國忠、高力士、韋見素、魏方進、親王、妃嬪、公主、眾皇孫,以及龍武將軍陳玄禮所率領的禁衛軍,總計三千餘人。

居住於宮外者,即使皇親貴族,也不得告知原委,全數秘密遷離。

天色尚暗之際,我們一行人已聚集在延愁門前廣場。

玄宗皇帝騎馬,楊貴妃乘轎。

我也騎馬,其他人幾乎都是步行。包括皇親貴族、侍女、家眷、宦官,以及士兵們。

細雨霏霏中,隊伍出發了。

每人臉上均浮現不安表情。除了宮中人士,無人知曉御駕出行之事。來自倭國的我混雜其間,想來真是不可思議啊。

坐在馬背上搖搖晃晃出宮的我,內心與其說是不安,不如說是對留下的眾人深感愧疚。這些人當中,有許多都是我的摯友或曾經關照過我的人。

雖說時間匆促,事出無奈,此事卻一直讓我耿耿於懷。

倘若日後再有機會重返長安,大概也不能像從前一般互相往來了吧。

早朝進宮的官員,看到悄無一人的皇宮時,必定要大驚失色。

事實雖如我所料,那天宮裡卻也發生了一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

日後聽人轉述,據說,首先掠奪空蕩蕩的宮廷財物的人,既非安祿山,也非安祿山計程車兵,而是與我們關係密切的人們。

他們由於遭到背叛的憤怒、惶恐,面對堆積如山的財寶,抑止不下心中翻攪的慾望,確屬情有可原。我們實在無法憎恨任何人。

因為,打從一開始,我們便拋棄了他們——

我們一行人渡過架設在渭水上的便橋。

那時——

“為避免追兵趕上來,把這座橋燒掉吧!”

宰相楊國忠正要下令兵士如此做時,玄宗皇帝本人卻出面制止了。

“燒掉這座橋,追兵或許趕不上來,可是,百姓們也要逃難時,沒有橋該怎麼辦——”

因為皇上這句話,橋未被燒燬。遭逢亂事,終於又讓皇上恢復了昔日的仁心。

然而——

隨著前進步伐,隊伍人數一人、兩人地逐漸減少,許多人都背棄皇上,自行逃竄了。

其中不乏皇親與士兵。

宦官王洛卿,原為先遣隊伍,就在皇帝一行人越過縣界,準備安頓休息之際,他卻逃走了。不僅我們,連皇上也受波及。正午時分,一時之間竟找不到一絲食物果腹,情況十分淒涼。

然而,為人臣子者,豈有追究皇上之理。貿然責難,恐有叛亂之意味。

事情至此,若要論責任歸屬,也只能惟楊貴妃、楊國忠及其親族是問了。

“如今,國政紊亂,皇上難安。我們理當順天應人,為了國家百年大計,依法懲處貴妃和楊國忠等人,不是這樣嗎?”

將士們高舉拳頭,齊聲吶喊響應。

陳玄禮將上述說法寫成奏摺,遞交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呈皇太子,再由皇太子上奏玄宗皇帝。

皇太子手握奏摺,正在思量之際,吐蕃遣唐使者二十一人,正巧路過此地。

吐蕃使者一行,也因叛亂而缺糧,他們正想投訴此事,因而喚住楊國忠坐騎。

不知是見機而作,抑或忍無可忍,將士們乘機吶喊:

“楊國忠偕胡虜謀反了!”

群情激憤之中,有人拔出腰劍,有人搭箭上弓,起鬨騷動。

其中一人射出箭枝,正中楊國忠馬鞍,兵變於焉開始。

拔劍出鞘的部分將士,蜂擁向前突襲楊國忠。

受到驚嚇的楊國忠,策馬疾馳,躲進了馬嵬驛西門之內,將士們繼續追趕,將他拉下馬來。

楊國忠當場被活生生剖腹、砍頭,身首異處。

與此同時,他的子女們也被殘殺殆盡,貴妃長姐韓國夫人、次姐秦國夫人哭號逃跑之際,均被追捕,慘遭刎首。

御史大夫魏方進,親眼目睹慘絕人寰的這一幕。

他大聲喊叫:“眾將士,為何要殺害楊相國?”

話猶未完,也被失控的將士們團團圍住,慘殺斃命。

據說,叛兵撤離後,現場肉塊橫陳,完全無法判斷到底是人體或什麼東西。

官拜門下省知事的韋見素,聽說叛變,大吃一驚。

他才步出驛站,也馬上被叛兵所包圍,亂劍刺殺。

韋見素倒臥在地,頭遭重創,腦漿並鮮血直流,最後因有人呼喊:“這人殺不得!”方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