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人。從宏觀到微觀,東北軍的數量都佔絕對優勢。
戰爭當然不是“10個打1個”這種簡單的數字遊戲。從總體上說,裝備當然是日軍好,但北大營的7旅一點兒也不比日軍差。旅屬戰車隊、迫擊炮連、重機槍連,有輕型坦克12輛,8。4厘米迫擊炮6門,馬克泌重機槍12挺。團屬迫擊炮連和重機槍連,與旅相同,還有個裝備4門3。4厘米口徑平射炮的平射炮連。每個步兵連有捷克式輕機槍12挺,同式步槍120支,擲彈筒12具。操持這些裝備的,許多軍官是陸軍大學、保定軍官學校、東北講武堂畢業生,還有留學英美和日本的,士兵幾乎沒有不識字的,基本都是高小以上文化。
在構成戰鬥力的諸多因素中,必不可少的還有士氣和精神的力量。在“不抵抗”造成的亂成一團的當口,那麼多官兵奔去槍械庫踹門砸鎖幹什麼?那麼多人執行“挺著死”的命令,雖然不無悲哀,卻也說明並非大難臨頭就炸了營的烏合之眾。而620團3營,從起床到全副武裝集合完畢,只用了10多分鐘,同樣說明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
620團是最後撤離北大營的,姜明文率9連在後面掩護。到達北圍牆,剛爬上牆頭,外面槍聲大作,埋伏在那裡的日軍一齊開火,子彈打得牆頭灰石飛迸。官兵立即臥倒,姜明文指揮幾門小炮一陣轟擊,就將日軍火力壓制了。
如果北大營的槍炮都能噴射出怒火,那會是一幅什麼情景?
請看策劃了“皇姑屯事件”的河本大作是怎麼說的:
如果當時奉天軍敢於試圖公然反抗,則敵我兵力相差懸殊,日本方面的夜襲必敗無疑。只有等待次日,即19日由遼陽趕來的第二師團主力的到來,再次發起攻擊。那樣,戰局就將再起波瀾,陷於複雜的狀態,決不會有幾天內便相繼佔領奉天、長春以及吉林的結果。
當北大營、奉天城和南滿各地全力抵抗時,緊急調動吉林、黑龍江兩省的部隊乘火車南下,一年前進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