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造行為是否有極限呢?斯金納這樣描述他如何訓練鳥兒叼盤子:“一開始,不管鳥兒在籠裡何處,只要頭轉向盤子,我們就給它食物,以此提高轉頭的頻率。然後,它必須靠近盤子,我們才給獎勵,接著它得把頭向前微傾,最後除非它用嘴碰觸盤子,否則就不給獎勵。用這種方法,即使動物天生不具有某種技能,我們也能透過訓練使其從事這些少見而複雜的操作行為。”(如圖1—3右)這些行為確實罕見。斯金納還用同樣方法訓練兔子把硬幣投入錢筒,教貓咪彈鋼琴,教小豬使用吸塵器。

圖1—3 斯金納的老鼠與鴿子實驗

此時他再以這些實驗為基礎,修正那套冷冰冰的理論。置身會啄拾盤子的鴿群中,他開始痛恨某些字眼,如“覺察”、“感受”、“恐懼”。我們所謂的恐懼,不過是面板出現如觸電般的反應及不由自主的肌肉顫動。他全心全意想讓自己變得客觀無情,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強化作用。他不對妻子說“我愛你”,而是說“謝謝你今天給我正強化”。她終生陪伴斯金納,真了不起。他所提出的觀點不僅大膽前衛,而且從某些方面看,或許還能激勵人心。斯金納先否定人類能夠自主,同時賦予自主一詞全新的含義,讓人們再度對此充滿希望。斯金納認為,絕對服從造就出極端自由。根據他的構想,人類若能放空思想,全然接受機械式的訓練,就能超越所有生理的限制,學會原本不屬於人類的行為。鴿子若能打乒乓球,人類就應該能學會更驚人的技能。只要有正確的訓練,人類就能跨越身體的界限,無所不能。

斯金納逐漸聲名遠播。他發明教學機,以操作性條件反射的觀念建構學習語言的理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還訓練鴿子控制發射飛彈。他撰寫了《沃登第二》(Walden Two),書中描繪了一個以“行為工程學”(behavioral engineering)建構的人類社群,以正強化原理控制人類的行為。斯金納認為,理想社會的管理者不應該是政治人物,而是宅心仁厚且掌握各種實質與精神獎賞的行為學家。他的另一本著作是《超越自由與尊嚴》(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有篇書評寫道:“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以馴服狗的方式來馴服人類。”

斯金納還來不及總結其實驗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便於1990年因血癌去世。人生走到盡頭時,他是否瞭解到,生命的最後一幕,死亡,是無法學習或克服的?如何為斯金納定位?他的實驗揭露出讓人震驚的事實,其成就不容抹滅。

自信、怪誕的凱根教授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凱根(Jerome Kagan)與斯金納年齡相仿。對這位同事,凱根有說不完的回憶與評論,他對斯金納的成就及其在20世紀的地位有著獨到的見解。我前去拜訪他。

凱根博士的研究室位於威廉詹姆斯樓,當時這幢正在施工的大樓宛如一座水泥迷宮,我在裡頭穿梭繞行,我搭電梯上樓。整棟建築瀰漫著一種讓人不由得肅然起敬的氣氛。地下室存放著許多手工製品,“斯金納箱”應該也在其中。

電梯來到15樓,門一開啟,一隻小黑狗坐在電梯門前,我還以為自己眼花了。這隻像玩具的迷你狗,全身長著黑色長毛,嘴巴微張,隱約可見一抹紅色。它一直瞪著我,好像站崗的衛兵。我喜歡狗,但不偏愛小型狗。也許是小時候我曾被小型狗咬過,受此負面經驗影響,我不喜歡這種狗。後來我可能因為得到什麼獎勵,而消除了這種影響,所以現在才會又喜歡小獅子狗勝過牧羊犬了。什麼原因並不重要,總之,當我彎腰輕拍這隻小狗時,它似乎感受到我潛意識中的厭惡,馬上發出一陣狂吠,露出一排不像玩具的利齒,突然跳上前想咬住我的手腕。

有位女士從某間研究室跑出來,她大喊:“甘比,不要叫了!噢,天呀!你還好吧?”我回答:“我還好!”但我一點都不好。我全身發抖,因為剛受到負強化,不對,是受到懲罰才對。我再也不相信小型狗了,絕不相信!斯金納會說他能改變我的這種感受。但我能改變到什麼程度?

凱根教授抽菸,研究室裡瀰漫著濃濃的煙味,這是一股甜中帶酸的味道,好像琥珀燃燒的氣味。他言談間展露出充分自信,果然是常春藤名校出身的氣派。他說:“你這本書的第1章的主角不該是斯金納。20世紀初的巴甫洛夫及10多年後的桑代克,率先以心理學實驗指出條件反射的力量。斯金納的實驗只是這兩人的延伸。再者,他的發現無法解釋思想、語言、推理、比喻、創意之類的認知現象,也不能解釋內疚或羞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