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我說:“斯金納根據實驗結果推論出人類沒有所謂的自由意志,純粹受強化物控制的觀點,你認同嗎?”他反問我:“你認同嗎?”我說:“嗯,我覺得受外力操控和自主自發都有可能。人類的自由意志可能是對某種暗示的反應……”我還沒講完,他就鑽到辦公桌下。我眼睜睜看著他突然起身,鑽進桌子底下,消失在我眼前。他大喊:“你看,我現在人在桌子下。我從沒這樣做過。我這樣做,難道這不是出於自由意志?”

我眯起眼再看,他還是沒坐回椅子上。辦公桌下傳來一陣窸窣聲。我開始有點擔心,先前我打電話來聯絡訪談事宜時,聽他提過有背痛的毛病。我說:“沒錯,這種行為可能出於自由意志,或是您……”此時我突然感到害怕,腳底竄起一陣寒意。這次他又不讓我說完,依舊躲在桌下,看來並不打算出來。他躲在桌下,接受訪談。我看不到他,只聽到他提高音量說話,感覺很虛幻。

他說:“我待在桌子下的行為百分之百出於自由意志,你不可能有別的解釋。這並不是任何強化物或暗示引發的反應,況且我從未這樣做過。”我說:“你說得對。”他在桌子下,我在椅子上,我們這樣對坐大約1分鐘。我隱約聽見外頭走道上那隻惡狗四處亂抓的聲響。我不敢回到走廊上,但也不想留在這裡。我左右為難,不知如何取捨,只得呆坐原地。

眾說紛紜,行為主義的至尊

談到斯金納的貢獻,凱根似乎抱有些許貶抑態度。斯金納的實驗即使並非原創,但時至今日仍有其重要性,也有助於建構更美好的世界。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公立精神病院將斯金納的行為理論應用於重度精神病人。例如,病人每舉起湯匙吃一口飯菜,就能得到一根渴望已久的香菸,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讓治癒無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學會自己更衣進食。20世紀後期,臨床學家也依據斯金納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有系統地使用脫敏法(desensitization)'2'、滿灌法(flooding)'3'等技術,治療恐懼症與焦慮症患者。這些行為療法目前仍廣為應用且效果顯著。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考斯林(Stephen Kosslyn)說:“斯金納的學說將會捲土重來,我衷心信服斯金納。他的實驗顯示行為與某些神經基質關係密切,近來不斷有許多新鮮有趣的科學研究結果印證了其論點。”考斯林向我解釋了這些新發現的證據。人腦具有兩大學習系統:一是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二是前額葉皮層(frontal cortex)。基底神經節由綿密網狀的神經突觸構成,位於腦部深層,是腦部發育較早的部分,掌管習慣的成形。前額葉皮層是一大片佈滿皺褶的突起部位,個體的思考或情緒的產生會涉及該區域。神經科學家推斷,前額葉皮層主管人類獨立思考、想象、根據以往經驗擬定計劃的能力,創意及後續的實際行動就源於此區。但是考斯林說:“只有部分認知能力受前額葉皮層掌控,”其他學習過程“多數受習慣驅使,斯金納的實驗引導我們找出了形成這些習慣的神經基質”。簡言之,斯金納將科學研究方向轉移到基底神經節。他深入大腦底層,仔細檢視複雜的神經系統,找出神奇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控制一切生物,讓鳥類啄食、老鼠壓桿,讓我們在炎炎夏日的青草地上翻滾。

實驗心理學家波特(Bryan Porter)運用斯金納的行為理論來處理交通問題。他說:“斯金納的行為理論既不驚人,也未過時,甚至促成了許多有益社會的措施。比如,塑造行為的技巧已經有效降低了危險駕駛的比例。使闖紅燈的比例,減少約10%~TXT小說:…2%。此外,斯金納讓我們知道,人類對獎賞的反應優於對處罰的反應。他的塑造行為的技巧幫助為數眾多的焦慮症患者克服甚至消除焦慮。多虧有斯金納,我們才知道獎賞比處罰更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行為。政府若能採納這種觀點,對政治必能產生重大影響。

斯金納讓父母們痛並快樂著

夜裡我女兒突然嚎啕大哭,她滿身是汗,瞪大眼睛。我把她叫醒,可怕的夢境消逝無蹤。我把她抱在懷裡安撫:“不哭,不哭!”她的睡衣溼透了,頭髮凌亂糾結。我輕撫她頭頂的囪門,這裡的縫隙幾年前就已閉合。我輕撫她的前額,底下的前額葉皮層神經元網路蓬勃生長;我再觸控她頸部,緊繃的肌肉下是海草般糾結的基底神經節。我一整晚抱著女兒,臥室外頭不時傳來狗吠,我探頭往外看,一隻全身雪白的狗沐浴在銀白的月光下。

一開始,她是因為害怕而哭,可能是做惡夢。她才兩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