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個止戈為武!”
宴席結束,耶律文才陪同公孫策和展昭白玉堂返回驛館,他向公孫策說:“今夜宴會之上,吾皇對公子甚是欣賞,看來此次議和之事應該會比較順利。”公孫策卻說:“在下還要多謝耶律公子處處維護。”語氣很是誠摯。耶律文才竟一時無以作答。他想說自己是心甘情願無需道謝,但對著那雙清澈的眸子,卻什麼話都說不出來。隔了良久,才說:“只是朝中尚有少數主戰派仍然不希望宋遼交好,那蕭起便是其中之一。但願他們不會左右吾皇的決定。”公孫策卻道:“在下倒覺得,遼主並不是個會輕易被人左右的人。”耶律文才奇道:“哦?公子如何得知?”公孫策摺扇輕晃,淺笑道: “耶律公子可還記得那幅畫?”“畫?”耶律文才回憶道,“你是說,畫中那人不懼風急山險迎風登山……?”公孫策頜首道:“不錯。我猜他便是以此自喻:只要他決定的事情,縱然有人反對也不會輕易更改。”耶律文才略一思索,道:“言之有理。”公孫策輕嘆道:“還好如今他有心議和,否則……只怕宋遼邊境真的難熄戰火了。”
當時皓月當空夜沉似水,耶律文才看著眼前人一身清華雙眸璨璨,只覺得若能這般常常相對,便應是心滿意足。只是對方終究是要回大宋的,到那時便真是長相憶難相見了。公孫策見他神情專注若有所思,還以為他仍在想議和之事,哪曉得他心緒已是兜兜轉轉千迴百轉。
耶律文才滿心依依,又稍坐了片刻,才起身告辭。公孫策到驛館門前送他離去,正要返身回房之時,忽聽得有人怯怯喚道:“公孫公子?”展昭立時護在公孫策身前,揚起巨闕,喝問道:“什麼人?”只見大門外陰暗角落裡有一人探出身子,低聲道:“小人有重要的事情要稟告公孫公子。”
公孫策見那人不過二十上下的年紀,普通遼人百姓的打扮,神色卻甚是急切,不像是在騙人,便溫言道:“請進來說話吧。”
第十三章
公孫策請那人進屋入座,才客氣的問:“這位小兄弟如何稱呼?找我何事?”那人恭敬的回答:“小人孫毅,是蕭起大人的家奴。小人是來告訴公子,蕭大人打算對公子不利!”“什麼?”公孫策還沒說話,展昭已經嚷起來,“你怎麼知道?”孫毅回答道:“是小人不小心聽到的。蕭大人與手下商議,打算在兩日後公子進宮面聖的路上加害公子!”“啊?”展昭吃驚的問道,“為什麼?”公孫策臉色如常,從容笑道:“恐怕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想宋遼議和吧。如果大宋和談使在遼國遇害,不但此次和談不成,而且吾皇必然會追究此事,那麼宋遼之間便可以重燃戰火再起兵戈了。”孫毅說:“對,對!他們就是這麼說的!”展昭怒道:“真卑鄙!”白玉堂卻細細打量孫毅,問道:“你既然是蕭起的家奴,為何要出賣你家大人?莫非……這裡面有什麼陰謀?”孫毅忙道:“小人說的都是真話。小人只是想報公孫公子的恩德!”“嗯?”公孫策面露疑惑,卻聽那孫毅說道:“公子有所不知,小人有兩位哥哥,都在南征的大軍之中。若不是公孫公子,我那兩個哥哥怕是早已經病死了。所以,我們全家都感謝公孫公子的救命之恩。而且……”他垂下頭,聲音低低的,“小人雖然是遼人,卻也不喜歡打仗。當年,我爹爹去打仗,就再也沒有回來。去年,我弟弟也死在戰場上……”公孫策聞之惻然,輕輕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心裡卻在默默嘆息:宋遼兩國數十年征戰不休,不管是宋人還是遼人,都已經受盡了戰亂之苦,骨肉離散,陰陽相隔,是時候停歇了。
兩日後,便是簽訂國書的日子。一大早,公孫公子便乘馬車離開驛館,前往皇宮,展昭與白玉堂馭馬隨行。
時辰尚早,天剛矇矇亮,大街上一個行人都沒有,分外的寂靜。突然,只聽得一陣腳步颯沓,千餘遼兵從街口湧出,將他們一行人圍在中央,領頭的便是蕭起。展昭蹙眉,巨闕遙遙指向蕭起:“蕭起,你想做什麼?”蕭起狂妄大笑:“我想做什麼,展少俠你還看不出來嗎?當然是送你們歸天了!”展昭怒道:“公孫大哥是大宋和談使,你怎敢……”“什麼和談使?”蕭起不耐煩的打斷他,“都是你們這些宋人,妖言迷惑我主,否則我主怎麼同意議和?我這就殺了你們,看你們還怎麼和談?!”展昭道:“你就不怕遼主降罪?”蕭起道:“我自會稟告皇上,說你們借和談之機,意欲入宮行刺,到時死無對證,哈哈哈!”白玉堂冷眼看著他,不屑的說:“就憑你?”蕭起恨恨道:“白少俠,你縱然武功出眾,可是常言道雙拳難敵四手,這裡有我一千精兵,你們沒有勝算的。”說罷,冷冷一笑,吩咐道:“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