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勝心思微亂,說要牽起皇帝的龍爪且還不及,要說就此放手又還捨不得,眼神可不就複雜難測了麼?可惜皇帝卻沒他那等隨意窺看別人內心小劇場的本事,少不得又急又窘迫的,卻實不知,他心心念念渴求的雲端之花,就在此時此刻,終於發出了一個小小的芽兒來,雖距離開出美麗的花朵還有漫長的道路,卻也已經邁出了勝利的第一步。
53第52章
仁哥兒更看不出大人之間的暗潮洶湧;只一心惦記他家小七哥哥,看皇帝半晌沒答話;只當他小七哥哥真如信上抱怨的那般可憐、又或者更可憐不知道多少分的被壓榨著;不由越發扭股糖兒似的在皇帝腿上蹭著,胖爪子胡亂揮舞之間險些兒又往皇帝那才好了沒一會的某處而去。
這下子;皇帝也顧不上著急尷尬了;總還是莫當著心上人的面給某個小混蛋再來一次重創要緊。忙忙一把將又要纏過來撒嬌、又要揚起臉賣萌,正忙得不可開交且將小胖身子扭得和麻花兒似的小東西一把抱起,皇帝一時也忘了小傢伙剛才要求的啥;只捉住最後那一疊聲“好不好嘛好不好嘛”的小尾巴;又那猴戲一事雖過去好些時日、到底難得給人當猴子戲看一回;皇帝印象且還深刻,便隨口應道:“仁哥兒可是想去看雜耍百戲了?且別急,今兒是晚了點,明天一早穆伯伯去接你,我們一道兒上街看去。”
堂堂天子,要傳班子雜耍百戲的其實極其簡單,宮裡都養了好幾個小班子,就是孝期裡頭不好動得,也不曾將那些自幼練習百戲雜耍戲曲兒的內侍驅逐出宮去,真要看,時時刻刻都看得。不過皇帝不想洩露自己的身份,又記得王家和自己一般仍在孝期裡頭,哪怕小傢伙身上的孝其實爺算過了,往府裡送雜耍班子到底不像話,這才屈尊提出要帶小東西去街上看去。
卻不想,小傢伙不領情。
他因記憶力越發的好了,雖沒個誰特意和他通解禮記,到底家裡正遇孝期,素日裡頭王子騰唸叨的、王子勝用來拒絕張氏等人勸他好歹吃點子瓜果時說的話兒等,又並張久偶爾幾回給他問到,隨口拽文解說的……也沒人要求小傢伙記著,偏他記性極好,字字句句都記得,又見得王子勝雖說不是日日夜夜只守在草屋這兒寸步不離,但每有離開,都是要麼京中適逢地動、要麼護送自己歸家又恰遇著伯母產女伯父慌亂的要緊時候,且無論何事,都是理順了立刻又回來……
如此言傳身教,小傢伙於“孝”之一字,最是認真不過。
誠然,因著年歲小,街上經過時,見著那等好玩有趣的,總不免多看幾眼;心中喜樂時,也不懂得故作哀慼,都是想笑就笑,看皇帝耍猴戲那次尤其笑得又是鼓掌又是揉肚……可就這麼著,仁哥兒從來不會故意要求往那有雜耍百戲的街道多繞道走一段,也不會在過路時讓馬車故意走得慢些兒。
小傢伙雖打小兒嬌縱,可自打這個王子勝來了後,初遇時第一眼就看他與眾不同,雖因為當時能力不足,不曾為他引氣入體帶他修行,平日卻很注意教導於他——王子勝所在長生門,不拘有情道無情道,也不拘人修妖修鬼修魔修,宗旨只得一個:修真修真,便是修持本心、去偽存真!小傢伙在其渲染之下,亦是最講究心誠意正,當日初見皇帝時,就能說出“食素肉者心不誠”這樣的話兒來,可見其聰慧。
他又早許了願,以承重孫嫡長子的身份,也要陪著他爹給曾祖母守三年,雖說吃食上頭不如王子勝那般,除了糙米清水餘者皆不入口,卻也是絲毫葷腥不肯沾,再饞肉都忍住了。雜耍百戲這等說來也算戲酒宴樂的東西,路上經過時忍不住看一眼是孩童心性,可要說特特上街專專去看……
或許如此言行有些矯情,仁哥兒卻是萬萬不肯的。
況且他磨纏皇帝為的只是見穆小七一面,雖也用了“玩”字,其實重要的卻是“休息”,穆小七素來帶他玩兒的,不是接字就是投壺,又或者講故事教他道理等,最是正經不過的事兒,偏皇帝不知有意還是無意,偏偏往他無聊想看雜耍玩兒上頭扯——他是想看,他無聊時是很想看,可仁哥兒是誰?王家頂門立戶的大男子漢了!這些日習文練武努力變強都來不及呢,哪兒還有心思想那小孩子的玩意兒?他今早出門,於車裡也聽到些子聲響,且都連車簾子都沒掀開半個角兒、只一心默背爹爹教的武學心法呢!穆伯伯何其小瞧人也!
男孩子總是不願意被人小瞧的,無論多小的男孩兒都是,自覺已經長大的大男子漢更是如此。
只見仁哥兒好憨厚可愛的一張圓臉兒,先是兩個腮幫子一鼓、大眼睛一瞪,繼而不知道想起什麼來,將腮幫子一收眼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