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痴的右手腕上,稍稍用力一捏,口中說著別的話轉移他的注意力:“那師兄能不能給我們表演一下少林功夫?”
凌多多第二三兩輩子的時候,已經成了一個門派的首領,座下弟子加起來也有二三十人,他也同樣很懂得捏骨的手法和技巧。
經過這麼一次小試探,他已經得出了結論,這個三痴的天賦根骨很一般,從言談中也能看出來頭腦並不算聰明,不過人品不錯,憨憨厚厚的,不失可愛。
徒弟本身的狀態能夠從很大程度上反應師父,看起來五梅師太說的不錯,智慧的性格中確實有“心軟”的成分,不是一味逞兇鬥狠、刻薄寡恩的人。
三痴很明顯對這個提議躍躍欲試,似乎很想當著這些小孩兒的面秀一把自己的拳腳,然則還不待他反應,已經有另一位黃袍僧人站在門口吆喝道:“三痴,快帶他們進來,住持和長老們馬上就來了。”
第5章拜入門牆
三歲到十歲之間的十幾個小孩子分成兩排站立在戒律堂正中央,在他們旁邊是兩隊二十人左右的成年人,穿著統一的藍色衣服,腰間扎著黑色的腰帶。
凌多多因為是年紀最小、個子也最矮的的,被排在了首位,他靜靜目視前方站立了一會兒,並沒有同其他人一樣左顧右盼,直到在聽到身後傳來低低喧譁聲的時候,才轉身看了過去。
少林方丈至善大師連同五位長老一起進來,除了穿著紅色袈裟、走在最前列的至善大師最為顯眼外,走在最末的那位也很引人注意。
主持方丈看起來已經年過四十了,其餘四位長老也都鬚髮染白,唯獨最後的那位不過二十出頭的年齡,國臉劍眉,臉上帶著跟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兇相。
凌多多留意了一下站在前方面朝門口的三痴,從他的眼神中判斷出來走在最後的那一位年輕人正是智慧。
幾位長老走到殿堂正前方一字排開,先是齊齊唸了佛號,而後至善大師緩緩道:“從今天開始,各位就正式成為我少林弟子,希望大家以後用心習武,潛心修佛,來日將本門的武學精神發揚光大,光耀少林。”
說到這裡他特意停頓了一下,視線緩緩從堂內每個人的臉上掃視了一遍,正色道:“少林乃是清修之地,紀律嚴明,以後你們要謹遵戒律院智慧師叔的教誨,萬萬不能膽大妄為。”
雖然話說得很嚴肅,但是至善慈眉善目得一看就不是嚴厲的人,這番話帶來的震撼很有限。成年的俗家弟子肅容齊聲回答“弟子知道”,凌多多聽著身後小孩兒發出的悉悉索索的應和聲,推斷絕大多數孩子都壓根沒有聽得懂這番話的意思。
至善顯然也知道孩子們是不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的,不以為意,示意三痴把這些孩子領下去即可。
凌多多跟在三痴後面轉身,走到大殿門口處,聽到至善繼續說道:“師弟,本寺的規條就由你來向他們闡述一遍吧。”
這句話明顯是向戒律院掌事智慧說得,凌多多並沒有停留,緊跟在三痴身後來到了少林俗家弟子居住的地方。
這座小院名字叫做“佛心小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給他們這些年齡小的俗家弟子居住的,另外一部分是給成年弟子居住的,兩方因為每天的訓練內容和強度都不盡相同,便不在一起居住。
凌多多一進小院,就看到了門口放置的兵器架,上面十八般兵器俱在,不過最多的還是少林僧侶慣用的棍棒類兵器。
他眨了眨眼睛,對此其實頗感頭疼。自從來了這個世界之後,其實日後發展的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他,武俠系統繁雜廣闊,每一支每一脈都大不相同,各家都有獨到之處。
真正的練武可不是跟玩武俠遊戲一樣,各種內功學來只要點滿學習點就能用得出來,而是各派都很難相溶的。
當武當弟子和華山弟子的時候這個問題就已經顯露出來了,不過因為兩派都是以劍術見長,再加上武當內功本來就具備了很強的相容性,這個問題還不算明顯,加之那時的凌多多武學境界已經很高了,多方搓揉,硬是把兩派內功相融合了。
但是少林寺所學的大多都是掌指棍的功夫,講究禦敵而不傷敵,武學路數跟武當派的還有相近之處,但是跟華山派則相差甚遠了。
棍是百兵之首,劍乃百刃之君,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全部涉獵,總要有所取捨,凌多多用的最順手的其實還是劍。
貪多嚼不爛,然則對於完美主義者來說,自然更希望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凌多多摸著武器架上的子母槍嘆了一口氣。
也不知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