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打孔膠片看起來似乎是壞了。
“你看照片上的難民會不會就是這些人?
”萬回揣測。
刺青嗯了聲,道:“你繼續。”
萬回只好繼續。
接下來是份公文,當中記錄的證詞,表明大約有近兩千名遷移民眾,並沒有在西伯利亞的終點站進行登記,也就是說,最終他們並沒有抵達西伯利亞,而且沿途沒有任何一個遞解站記錄過其中任何一人的難民證或疏散證。
這兩千人從遷移一開始,便憑空消失了。
他們的失蹤似乎並未引起當局任何一個部門的關注,甚至在許多資料中,他們的戶籍資訊已被徹底刪除,沒人承認,也沒人能證實,這兩千人曾經來到過這個世界上。
傳言當然還是有的,有人說曾在阿富汗境內見到過這群人,就是說他們從裡海橫穿過了中央沙漠,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也有推測他們前往同為伊斯蘭教的伊朗避難,那麼就需翻越大高加索山脈到埃裡溫,然後才能西行進入伊朗。但伊朗方面表示從未接收過類似難民。
於是這些人人間蒸發了,沒人知曉發生了什麼,也沒人再尋找過他們。
現在萬回簡直可以篤定,照片上那支隊伍,正是那失蹤的兩千人了,不論人數還是打扮,看上去都相當吻合。
萬回把情況告訴給刺青,他認為這些平民肯定是被軍隊脅迫去了某個地方,然後才發生了照片上那幕駭人的場景。雖然他仍不明白其中原委。
膠片扔進了廢液池,看來修復無望了。刺青坐下來,“想聽我的觀點嗎?”
他拿起另一張他已譯過的檔案照片,劃出一個詞——Spetsnaz。
“由‘spetsialneo naznachenie’組合成的這個詞代表特別目的,reydoviki表示部隊,這份檔案顯示有一支來自白俄羅斯戰區的Spetsnaz旅執行了一項最高任務,並集結了海軍步兵的防化連,秘密押解由兩千兩百四十名車臣人組成的難民隊伍,向北到達烏克蘭。”
“就是說他們其實沒去西伯利亞。”
刺青表示這份檔案沒被銷燬實屬奇蹟,可惜照片並沒拍全。“剩下我只能推測,”他說,“他們被送往烏克蘭境內的某個核設施,”照片依次在桌上排好,最後是那張帶有簡圖的照片,“某個實驗性核設施。”
“他們拿他們作實驗?”萬回以為這種事只會發生在比如日軍侵華時期。
“而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