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裡巡邏的保安會查問,這是怕有外人混進來。

年越看了一下自己的晶片卡,正面除了姓名和頭像,標著村民號,身份證號,政府戶口本號碼和戶主名(就是邵老爺子)。下面還有一行標著“主戶”,然後接著最後一行還是同樣的戶口本號和戶主名,後面特別附註“(主戶)”。要是子戶和從戶,他們的卡在倒數第二行標著“子戶/從戶”,然後是所跟隨戶的號碼和戶主名,以及附上所跟隨戶的等級。像林伯的晶片卡,除了他自己的戶口號和戶主名,後面就標明著“子戶”,最後一行是標著跟從的戶口號碼,邵老爺子的名字,以及“(主戶)”的附註。

這密密麻麻的資訊印在一張小小的晶片卡上,看著有點眼花。邵文柏後來告訴年越,說大崗村是相當於私人避難點,管理上一部分照著政府的規距,但一部分是要遵循村裡的制度。劃等級是為了確保邵家族人的勢力。眼下各家各戶手裡自備的物資不少,也能應付好幾年,但說不準災難什麼時候結束。危急時期物資就要按照戶口等級程度分配。這個避難基地是邵家人和原住村民們建立起來,最終要確保勢力掌握在他們這一夥人的手中。而且分房子的時候也是根據戶口等級,優先照顧主戶的人。

村民卡弄成晶片卡的形式,主要還是用來記錄工分,跟政府一樣,現在實行在村裡,就像以前生產隊的做法。這樣做也是為了調動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也為了以後好協調管理。

現在原住村民們和邵家族人自己,還是很積極勞動的。村委們和族老們都緊盯著他們,管束嚴著呢。

有些關係戶自從落戶大崗村後,自恃手裡物資足夠或背後有人,就不像原住村民們或邵家族人那樣天天工作。他們既不去建築工程隊報道工作,也不去村委會領取輕鬆一點的任務,每天就在村子裡閒閒逛逛,或窩在家裡避暑。

村委會明面上不說什麼,等到一個星期結一次工分時,就按照工分給每一戶人家派水派電。那些不出工的人家,或工分不夠的,就沒有配額,停水停電是分分鐘的事。哪怕有些人帶了桶裝水,帶有太陽能發電機的,也要掂量掂量以後的日子夠不夠用。

要是連著兩個星期都出工率不夠,這些關係戶掛靠戶口的戶主,就被村委們通知,讓他先管管他帶來的人。要是再管不好,就把這些戶口關係人全家召集起來,讓他們對出工不夠的人先給予內部商量解決。目前還沒有哪個人臉皮夠厚,連著兩個星期出工不夠被親朋集結起來鄙視的。如果真的有,村委還有進一步的村規去處罰,後招多的是。

水電和汽油如今在村裡是嚴格管控的物品,用錢買不到,用物也換不到。大崗村裡原住民的物資,因為預備得早,背後有邵家族人的資助,比任何一家自備物資的外來戶要豐厚得多。只是村民們知道世道要變了,從來不高調,暗地裡儘量把東西放在家裡的倉庫和地窖,藏得嚴嚴密密的。

邵老爺子一行人在外牆的村委會辦妥手續的時候,邵文柏和雙胞胎兄弟趕過來接待。邵家三兄弟如今都曬成黑炭頭,全身裝扮像是標配,每人都留著板寸頭,穿著背心褂子沙灘褲,網孔球鞋,腰間繫一個腰包。黑壯黑壯的,妥妥的民工無誤,看著挺有喜感的,邵爺爺和林伯就忍不住當場就笑開了。

年越捂著嘴,悄悄用自己手臂比劃了邵文柏的,差別真大,放在在一起就是澳利澳和牛奶夾心組合。察覺到年越的小動作,邵文柏悄悄掐了他一把,對他說:“不許笑。”然後在他耳邊小聲說:“我變醜了你也不許嫌棄。”

“沒嫌棄啊,覺得你變帥了,帥渣了。”年越忍不住樂呵著。

“真的?”邵文柏繼續小聲說:“晚上讓你看看我還能更帥。”

“滾。”年越推開他,自行去跟著其他人坐電動觀光車。邵文柏緊跟上他,拉著他坐最後一排。

進了外牆裡面,就是原來的大崗村區域,村民原來的房子有些都被剷平了,現在是廢墟。倒是地還在種著,邊角的地方也種著菜。車子沿著新修的路開過一片田野,經過一大片被石板鋪平的地,再經過河邊修得又高又長的大堤壩,翻過了一座新橋,到達河邊的另一面堤壩,就到了大崗村的內牆處。

內牆邊的堤壩上還建了塔樓,有人在上面守著。這大堤壩一方面是為了方便水電站蓄水,一方面是防止洪水爆發。原村那邊的堤壩連著一大片空地,現在是小型飛機場,用來作小型貨機和直升飛機升降之用。

村委們覺得大崗山這邊雖然地勢挺高的,但有些事真說不準,加上為了供電要建個水電站,他們還是儘可能按最高標準修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