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壩。
內牆也要檢測證件,刷卡進去後,就到了大崗村避難基地。
年越看到大堤壩和水電站還沒有什麼特別感覺,直到進了內牆,才知道為什麼大崗村要禁止裡面的人向外面傳遞圖片。這實景實在太震憾人了。
河堤壩附近的幾座山頭,本來是背倚著大崗山向河邊延伸開來的,如今已經被開發成梯田式的樣子,山上的一排排房子,沿著平緩的坡度層級展開,鱗次櫛比的感覺,幾座朝向河邊的山頭都是如此,頗為壯觀的感覺。
邵老爺子一行人進了內牆,顧不上看路邊的情況,光顧著抬頭看山上的房子,個個嘖嘖稱讚。
邵文柏得意地向他們說:“看,這是我們的山城。”
“不錯,看樣子能住好多人。”邵老爺子不住點頭。
“我們就是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無限的生存條件。”邵文楊自豪地咧嘴,露出一排大白牙。他在國外是學建築的,這房子他也有份參與設計,這份驕傲的感覺格外強烈。
“你們都好厲害。”年越捉緊著邵文柏的手,捏了一把,嗯,這肉感挺真實的,不是在夢中。
“這路邊的房子也建得好,這路看著也順眼。”林伯附加了一句。
年越聽他這一說就向四周望去,村裡的平地上也建有一排排的房子,屋頂是半球型的,房子是圓柱體的,矮胖矮胖的感覺,就是蘑菇房的樣式,房子還有拱型的玻璃通道相連。另外還有一些是半球型的大型建築物。村裡的路是青石板路,修得不寬,只容許兩輛小車通行,現在在路上跑的車只有村裡統一安排的觀光電瓶車。
年越發現村民們在村裡走動,大多是走路或騎小三輪或腳踏車。而且騎小三輪的村民,都是車上載著東西的。仔細看,村子裡男人們的打扮,大多都像邵家兄弟一樣,無袖背心短沙灘褲,天氣太熱,還有些人光著膀子。年越看了一陣就被邵文柏拗過頭,不許他再看下去了。
“你真是太無聊了。”年越小聲說,不敢讓車裡前面的人聽到。
“這是正事,嚴肅點。”邵文柏端著一張臉,不由分說。
年越給了他一肘子,邵文柏臉色不顯,穩穩地接著。
“咱們要先去醫院體檢。”邵文柏對車上的一行人說。
“要的要的。”邵老爺子點頭,以後大家都聚居在一起,要是有個什麼傳染病隱患病,能及早查出來治療才是。藥品他們備得多,可也要想著以後日子細水長流的。
作者有話要說:
這才是我要寫的副本。
第13章 窯洞房
醫院是座半球型的大樓,規模挺大的,據說還有地下層,有實驗室還有地下草藥種植所。以一個鄉村級醫院來說,這級別可是遠遠超標了。進了醫院,就有醫護人員帶著他們去服務檯,先根據村民卡辦理好診療卡,詢問一些病史,建立好個人健康檔案,才讓他們拿著診療卡去作全身檢查。
年越沒來得及細看醫院內部,就和邵老爺子林伯一起,單獨被人領著進了房間裡作各項檢查,邵家兄弟們就在外面等著。像抽血驗尿拍片心電圖那些,都是以前在醫院做過的。醫療器材看著挺齊全嶄新的,人員也訓練有素,看得出這村醫院辦得挺正規的。
這樣年越也挺高興了,陳老教授他們幾個可以在這裡安心工作下去。他一邊接受檢查一邊觀看四周的人,沒看到熟人,不知他們在哪個科室工作。
檢查出來,邵文柏問他:“怎麼樣?這醫院辦得還好吧?”他之前籌備建立民營醫院,已經把所有硬體和軟體設施都弄好準備開張了。現在正好把市裡整個醫院裝置都搬來,除了從市裡弄來的醫護人員,他們還從村裡招了一些適合的年輕人補充進來,現在正在接受培訓實習中。
“嗯,辦得真好。”年越點頭,這恐怕是有史以來最好的鄉村醫院了吧。
“你到時候就在這裡上班,可以先跟你老師學著,現在醫院還不忙。”邵文柏繼續說,現在醫院最忙的是替人體檢,最多的病人是治療跌打扭傷和中暑感冒的,都是些小病,養幾天就好了。
“那我明天就去上班。”年越高興地說,他之前在醫科大學刷的政府工分在村子裡沒什麼用,現在他要刷村裡的工分。
“不用那麼急,累了先歇幾天。”
“我不累。”
“晚上你就會累了。”邵文柏眼裡的精光微閃,年越顧著看醫院周圍,沒注意他話中有話。
過了一陣邵老爺子才完成檢查,被林伯陪著出來。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