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是先帝為表歉意,贈給你父王的賠禮,其實,你母妃嫁給你父王並非她本意,她應該是為情勢所迫,你明白了麼?”
“什麼?!我父王的眼睛是表哥所傷?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
“七殿下,那是一場意外,我。。。,當初是我出手不知輕重,害你父王左眼失明,所以說,這一切過錯俱是因我而起,實在不怪你母妃在天牢內對我有所指責。。。”,此際聞聽風微瀾驚聲,我當下解釋,言至此還怕說不清楚,介面又道,“微瀾,今天表哥之所以對你講這麼多,只希望你能理解你母妃,不要再惡語相向,還有,表哥已經決定讓太傅追隨你風神都奪嫡之戰,不管怎麼說,表哥欠你父王一隻眼睛,所以今時,無論如何,表哥必定會盡最大努力,助你登上風靈尊位,你可明白?”
作者有話要說:陛下對風小七如此承諾,風小七你千萬少說幾句,不要再糾纏過往了,不要讓你表哥下不來臺= =
——————
太傅你悔過吧,悔過吧,說實話,你的確太不像話了= =
——————
下章奪位落下帷幕,4/30 晚一定再更一章
154、奪位(七) 。。。
旬餘後,風微瀾啟程迴風神都,他初不願太傅追隨左右,但經由一番勸解,再者泗水姑母會暫留於浣風山,這小親王終懷著一腔豪情,踏上了奪嫡之戰的漫漫征程。。。
回抵風神都,收服風燎部署雖然也經一番波折,但總體還算順利,那之後,查出誰是暗殺風燎真兇一事提上日程,其實說句老實話,此事完全不必費心查證,因為兇手不是風颺,即是風岫,而依他二人為人處事,又加上我族臣子在翼王城長期查探,這兇手十之八九就是那四皇子風岫,只不過因奪位大計,風微瀾此番回抵,卻只能先一口咬定風颺,責其不顧手足之情,下毒手暗殺親弟弟,如此這般不但可以將風颺從正統優勢上拉下來,更可以避免風岫一心引為敵,暗箭難防。
果不其然,今時風微瀾決口不提奪嫡之意,一味追究風燎命隕原委,經幾番交鋒較量後,那風颺端的是陷入困境,左右不是,他既不可妄動武力針對風微瀾,一再辯駁後又仿似越描越黑,只不過短短數年僵持,三皇子已失去初時絕佳優勢,甚至連原先支援他的有翼族後族也不免頻生猶疑,人心不穩。
至於風岫,這四皇子大約覺得自己年少不知世事的七弟胡攪蠻纏,對自己簡直就是天賜良機,他非但不曾以風微瀾為敵,還一再示好,當然,這示好瀾親王自有定奪,既不能答他上,亦不能回他下,待得時機成熟,這風岫卻該是第一個除去。
時光如流水,不覺已是近十年過往,那風神都風起雲湧,奪嫡之戰因瀾親王加入,形勢變得愈加詭譎不可測,而如今,瀾親王也早不是十年前朝中無勢,年少幼稚的七殿下,如今他廣求賢才,身側一眾能人異士,精兵良將,掌控軍力幾近有翼族全數之三成,早可以與其兩位兄長一爭高下。。。
而這近十年來,我水族與靈獸族依然於嘉迎關僵持,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來回不過寸土之爭,互不相讓,今時且莫提兩族戍邊將士倦怠疲乏,縱連我於泱都,三五月批覆軍報,亦不免嘆息連連,心生疲乏,實在可恨靈獸長,到現在仍不見一絲低頭,這廝莫非真想將事情弄到不可收拾,僵耗到死麼?
簡直不可思議。。。
十年泱都歲月平靜,直至忽有一日,風神都傳來訊息,竟道風微瀾與風颺起了衝突,雙方起兵相爭,瀾親王正是得勝之際,卻不想那風岫乘此機會先行派兵佔領風神都宗廟宮殿,匆匆稱王,哦?莫非那風岫狗急跳牆了?
風岫稱王並不足為懼,事態危急處亦非在此,其實最大不妥在於風微瀾爭功冒進,翼王城與風岫相爭僵持,卻又為風颺自邊關反撲,如今腹背受敵,情況實在不容樂觀。。。
太傅來函措辭急切,看來今時形勢不妙,已非一般二般,而我於泊光閣內閱畢書函,心下好幾番考量後不免輕嘆,其實早在當初,我有意風神之亂,萬般只想風微瀾能借助有翼族自身之力登臨王位,奈何如今,只怕還得相助外力。。。
卻說那風颺早年戍守邊關,駐地恰是有翼族與羽族接壤之處,今時他與風微瀾相爭,以其駐地為據,幾番反撲,實在叫人頭疼,而風微瀾京師與風岫相爭尚未果,這般下去,瀾親王縱能避開鋒芒,儲存實力,只怕奪嫡一戰又不知要持續到何年何月,更不妙的是,那風岫已然佔得先機,控制宗廟。。。,不妙,實在不妙,若長此以往,保不準有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