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種情況在平時不容易看出來,但是它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重大的影響。舉個例子:你拿著一張成績優異的報告單回到家裡,而你的父親正在電腦前忙碌,似乎對你的成績並不感興趣。在一個相互支援的家庭環境中,這或許是小事一樁。但是如果你的父親一直無法對你的快樂和自豪有所響應的話,所有這樣的時刻都會被累積起來,而對你的心理造成無形的傷害。
這些創傷跟隨著我們,使我們一直以來從根本上覺得內心脆弱和不安全。有些在常人看來普普通通的事情對拖延者而言卻是一件冒險的事情,因為他的日常生活一直處於受威脅的境地中。但是不幸的是,當你以拖延來應對冒險的時候,你實際上增加了自己的危險係數。
第9章 破裂與修補
就像我們一樣,父母也不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所有的父母都會有糟糕的日子、糟糕的情緒和糟糕的行為。在這樣一些時間裡,父母無法感知到孩子的需求。幸運的是,要做一個好父母也不用事事都跟孩子有呼應。親子依賴關係研究人員發現,父母親只要在30%的時間內對孩子有呼應就會養成孩子與父母間牢固的情感依賴。
或大或小的破裂是任何人際關係中司空見慣的一件事。關鍵是當破裂發生的時候怎麼處理好。如果一個父母表現不佳,或者忽視了孩子的需求,他可以啟動修補程式來彌補,“對不起,我火氣太大了,”或者“我沒有意識到你心裡這麼煩,需要跟我交談。”如果父母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併為自己的行為擔負起責任,那就會讓事態往好的方向發展。在重歸於好的時候,跟孩子建立一種夥伴關係,這樣做會讓孩子感受到一份尊重和價值。一個被人以尊重相待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起自尊。
被遺忘的早年經歷
當你在一件事情上拖延的時候,你所有的過往歷史都會生動地展現在你頭腦中。在你的意識中或許很清楚是什麼讓你如此恐懼和不安。但是,即便這個讓你恐懼的原因沒有浮現在你的意識中,一段跟你的自尊有關的陳年記憶肯定會在那一刻被啟用。早年經歷對我們自尊的養成會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力。我們可以把它們當做反映我們是誰的一面鏡子,這些早年經歷形成了我們以後一輩子的生活背景和基調。在寫到這些早年經歷時,心理學家路易斯?科佐利諾(Louis Cozolino)這樣問道:我們的父母是愛護和珍視我們,還是認為我們討厭、噁心和無趣?當我們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是感到安全和保護,還是隻配被拒絕和拋棄?當我們看著他們眼睛的時候,他們回報我們的愛意了嗎,還是顯得不耐煩、冷淡或者不快樂?……通往這些人生最初經驗的唯一道路便是我們的自尊,我們的自尊反映了我們如何對待自己,以及允許別人如何對待自己。我們照料、充實自己了嗎?是否擁有自我價值感?我們是否生活在內心陪審團的嚴厲監督之下?是否對自己的每一個想法和事蹟都橫加批評?當我們犯了一個錯誤,我們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我們能否面對失望,從失敗中學習,並繼續向前邁進呢?一個善於跟孩子互動的父母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心理上的安全地帶,這也是讓我們感到自己被接受、被愛、具有完整感和對自己有信心的一個基礎。心理的安全地帶還是一個人去探索世界、追求自己的愛好、發掘機遇和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根基。幸運的是,如果那些沒有很強安全感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找到可靠並有愛心的人相伴的話,他們就可以在今後的生活中再次獲得這樣的安全感。
一切都與愛有關
所有家庭經歷都會給孩子留下關於怎樣被愛的某些觀念。在有些家庭中,愛是無條件的,人人都以他們的本來面目被接受。在其他一些家庭中,愛是有條件的。在一個家庭中被接受的東西或許在另一個家庭不被接受。例如,在有些家庭中,愛表現在對相互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的關心。而在另一個家庭中,這樣的行為會被認為是一種打攪或冒失;愛被給予的是那些能夠照顧好自己並對他人不做強求的人。
一個孩子或許會漸漸認識到,只有當他扮演好家裡某些特殊角色的時候,他們才有可能被愛。例如,一個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會被愛,在只有當:
◎ 我是一個完美的孩子。
◎ 別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 我不能以我的成功威脅到你。
◎ 我遵守你定的規矩。
◎ 我總是把你放在第一位。
◎ 我對你不能要求太多。
◎ 我能變成一個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