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拖延心理學 作者:絢爛冬季

這些條件代表了孩子被愛的希望。但是這個希望是否有可能被滿足呢?即便一個孩子滿足了這些條件,他是否會接收到“愛”,這依然是一件沒有保障的事情。而且,如果他是在這樣狹隘的條件下才被愛的,那就意味著只有他的某些部分受到了歡迎。拖延就是用於這樣一個目的:透過把自己的某些部分隱藏起來而使自己那些被允許的部分得以維護。一個孩子可能會感到這是他獲得愛的唯一途徑。

設想一下,一個孩子抱有這樣一個觀念:為了被愛,他必須相信他的父親在每件事情上都是對的。在這個例子中,孩子的自尊是打了折扣的,因為他的父親是“那個知道的人”,而那個孩子必須裝做是“那個不知道的人”。當這個孩子選擇在最後時分執筆寫作文的時候,他是在給自己設定障礙,拒絕充分地運用自己的才幹。這樣做可以讓他待在“那個不知道的人”的位置上。如果這個孩子不拖延,允許自己探索和表達自己的思想,那麼他就佔據了“那個知道的人”的位置,而這是對他假想的直接挑戰,也就是說,如果他成了“那個知道的人”,那麼他跟父親的關係就受到了威脅。

向你和你的家庭長期以來所持的觀念發起挑戰並試圖改變它是一件令人痛苦而困惑的事情。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拖延這麼難以克服。它不僅僅是改變一個習慣的問題,它還涉及改變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問題。然而,當你打通了被拖延所掩護住的能力,跟自己的另一部分相接觸時,你會從自我完整性的聲張中得到極大的喜悅,這樣的自我整合才是自尊的真正基礎。

下面內容是從網上收集的一些資料,非本書內容,僅供參考:

10招克服惱人的拖延

▼五分鐘摘要:拖延是經學習養成,你也可以透過學習甩掉陋習。

除了迫在眉睫的緊急狀況,我們有哪件事不是能拖就拖?面對壓力、害怕失敗,甚至力求完美,都讓我們選擇推拖拉。拖延是危害生產力、破壞創造力最可怕的隱形殺手!

面對壓力、害怕失敗,甚至力求完美,都讓我們選擇推拖拉。其實,要真正克服拖延,就必須面對自己的既定觀念,以及自己對「失敗」、「完美主義」和「任務倫理」的定義。只要能更有效掌握自己對於任務的想法以及自我激勵的方法,自然就能提升任務效率和生產力。其克服拖延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正面的自我對話

一定要在心中和自己進行正面對話,給自己正面的心智影象,這樣才能適切導引自己的能量,多締造成果,少庸人自擾。具體來說,應該採取下行方法,讓自己的內在對話從拖延者轉變成行動派,這些方法是:

●拖延者:「我必須完成……」 行動派:「什麼時候可以開端……」

如果一心只想著要做完任務,一定會覺得怎麼永遠都做不完,反而應該去想,自己什麼時候可以著手進行必須完成的任務。只要認清,重點是要讓方案有具體進展,就能夠激發能量並且提升投入的程度。

●拖延者:「這個案子太龐大了……」 行動派:「我可以先跨出一小步……」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有多重大,就會感到不知所措,應該思考怎麼朝正確方向邁進一小步。跨出這一步,再跨出下一步,然後再不斷前進,直到達成目標為止。

●拖延者:「我必須做到完美……」 行動派:「我可以接受自己是平凡人……」

如果告訴自己,打從起步起就要十全十美,就從不會接受高難度的挑戰,反而應該允許自己在一開端時犯些錯誤。每項重要的方案一定都會有發展曲線,在初期試行階段一定不會如自己想像得那麼順利。

●拖延者:「我沒有時間休閒……」 行動派:「我一定要花時間休閒,這樣才能……」

如果心裡其實想要從事其他活動卻不得不任務,就會感到憤憤不平,這會讓自己故意拖拖拉拉,心不甘情不願地任務。要排除這種心態,就要答應自己,只要達成方案中的部分任務,就給自己獎勵。

把下面這些話變成自己任務上的箴言:

「我決定要著手進行自己負責的重要方案,一次邁出瑕不掩瑜的一小步,而且要想到,等到自己完成一部分任務,就會有時間用來休閒。」

■二、立體思考法和反向行事曆

這些工具是用來對抗對於不知所措的恐懼。如果能夠不再感到不知所措,也就應該能做到不再拖延,兩者通常是相輔相成的。

■利用回推法推算進度

如果負責處理規模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