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屬也罷,朋友也罷,都能適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規律。劉如意雖然封為趙王,劉邦還是把他留在了身邊,傾心的培養,努力的栽培。
在他的心裡,這個兒子才是未來的儲君。
劉邦的偏寵助長了戚夫人的氣焰,也加深了呂后的恐懼。
戚夫人與呂后的較量在後宮中已經趨於白熱化。
如果說,朝堂是男人的戰場,那麼,後宮便是女人的戰場。
而女人的戰場,同樣的血腥與殘酷。
呂后的前半生,並不幸福。
一個家境優越的小姐嫁給了一個遊手好閒的男人。沒有幾年,劉邦又落草為寇,她整天活在擔驚受怕的日子裡,好不容易,劉邦混成了一方諸侯,可她卻成了俘虜,過著有一天沒一天的生活,等與丈夫團聚後,卻豁然發現,她的丈夫已經不僅僅屬於她一個人,他的身邊美女無數,佳麗成群,而令她最傷感的是,她的丈夫迷戀上了別的女人,而她則日日夜夜受著冷落的煎熬,她很無奈,她很孤獨,她甚至絕望,所幸的是,她還有一雙可愛孝順的兒女,她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在他們身上,她把全部的愛都給了他們。可是,即便這樣,還有人要來搶,搶走她最後的一切,搶走她的明天!
她的每一天都生活在巨大的痛苦與恐懼中,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寧願選擇夫妻恩愛,男耕女織的恬淡生活。
可惜,永遠不能回到過去。
她的內心在巨大的煎熬中,終於變得異常的殘忍與扭曲。
她發誓如果有一天,她還活著,她一定會讓搶走她丈夫的女人生不如死。
沒有人生下來就很殘忍,而殘忍往往是悲劇的開端。
戚夫人始終只是個單純的女人,她是個幸福的女人,她集萬千寵愛於一生,享盡榮華富貴,而且老天待她不薄,還給了她未來的希望。如果後宮中只有她一個女人,她,劉邦和他們的兒子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三口之家。
看著兒子一點點的長大,戚夫人的心中充滿了幸福,像所有的母親一樣,她開始憧憬著兒子的未來,她開始謀劃著兒子的未來。
她希望她的兒子不僅僅是王,她希望他能成為未來的天子,給她帶來無尚的光榮。
她不停地向劉邦吹著耳邊風。
即便是再堅定的男人,也經不住心愛的女人三番五次的訴求。他開始思慮換太子的辦法。
劉邦知道改立太子,事關重大,如果不小心處理,必然引起朝局的大震盪,而這是劉邦最不願意看到的。
他開始在眾多大臣面前毫無保留的表現出對劉如意的寵愛,對劉盈的不滿,讓支援太子的大臣們自己去揣摩,扭轉對太子的態度,轉而投向趙王。
但他低估了那些大臣們,買他的帳的人不多!
他決定找個合適的機會在廷議時丟擲來,做一番試探。
劉邦決定廷議廢太子的事情,傳到了呂后的耳裡。
呂后陷入了極度的驚恐之中。她已經在劉邦那裡失寵,如果連太子地位都不保,那麼她將徹底地一無所有。
不,不行!要反擊!呂后在驚恐之中鎮定了下來。
她開始暗中活動,動員一切力量保護太子,她四處拉攏大臣,為太子做羽翼。
令她欣慰的是,朝中重臣都倒向了太子一邊。
高祖十年(公元前198年),劉邦在朝堂上正式丟擲改立太子的提議。
群臣經過短暫的沉默後,朝堂上就像炸了鍋。
重臣們的態度很明確,他們認為太子是國家的根基,不能換。當然,支援廢太子的臣子雖然不是重臣,但也不在少數。
見重臣*們多數反對,劉邦的臉色變得鐵青,一時之間不好發作。
大臣們各持己見,頓時勢同水火般地開始爭執起來,偌大的朝堂人聲鼎沸,性格粗野的人竟然又開始推搡起來,看到這情形,劉邦彷佛又回到了當初禮儀不整的年頭。
這時候,御史大夫周昌跳出來一聲大喝,頓時安靜了下來。群臣盯著周昌,等著他開口。大家都知道周昌這個人,平時言語不多,卻是一個敢於與皇帝爭執的諍臣。他要認定的事情,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他也會力爭到底,毫不退讓,經常爭得面紅脖子粗舌頭打結,他也不改立場。
而且他主管監察,百官對他都是又敬又怕,蕭何陳平等人也要給他幾分薄面。
劉邦更是對他既忌憚又尊重。
但周昌有個毛病,這個毛病無所謂好壞,但卻鬼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