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漢朝舊事 作者:九十八度

差的發揮了一次作用,他的毛病是話說得太急,他會口吃。

百官中的老二出來發話了,大家自然得聽聽他的高見,於是,原本喧囂的朝堂頓時鴉雀無聲。

周昌見百官爭執不休,本就心中著急,一急就口吃起來,他說道:臣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他這一結巴,兩句話說得十分費勁,再加上臉紅耳赤的,頓時把大家給逗樂了,突然,殿內一陣鬨堂大笑。

這麼一樂,爭執引起的不快立馬就煙消雲散。劉邦見這麼多人反對,恐怕一時之間也無法決議,還是從長計議為好。

此事暫時作罷。

在東廂的神經極度緊張的呂后總算鬆了口氣。朝議結束後,呂后截住周昌,也顧不得皇后身份,跪謝周昌。

呂后這一跪是出自真心的,她的處境如此惡劣!周昌能當庭以“不奉詔”的來拼死諫諍,化解這一次危局,受一次跪也不為過!要不是他,太子就換人了,太子一換,接下來後位也一定難保。

呂后是個能屈能伸的女人。

周昌並非*,他之所以力保太子,是從一個大臣的良知出發的,在他眼裡,更換太子無疑會動搖國家根本,況且太子並無大的過錯,說換就換,那就失了法度。

後宮中,呂后與戚夫人的角逐已是人所皆知。

劉邦雖然站在戚夫人一端的,他心裡十分清楚呂后的心機遠不是戚夫人所能比,一旦自己百年之後,呂后掌了權,戚夫人和劉如意的下場,那就難說了!

可是,除了立劉如意為太子,他實在想不到有什麼好辦法保護他們母子,又不便跟支援太子的重臣明說,所以不免唉聲嘆氣,憂慮重重。

劉邦的心思被年輕的符璽御史趙堯看了出來,他細細一琢磨,想到了一個既能迎合上意,又能升官發財的一石二鳥之計。

他奏請劉邦道:陛下,您所憂慮的,為臣明白,只需為趙王安排一個被呂后,太子及群臣忌憚的國相,趙王便能安然無恙!

有道理!愛卿可有推薦人選?劉邦眼睛一亮。

御史大夫周昌大人!

劉邦聽後一拍大腿,對趙堯讚賞有加。

很快,劉邦也不管樂意不樂意,下詔封周昌為趙國相,輔佐趙王,趙堯進諫有功,升任御史大夫一職。

這麼一來,周昌等於說被無緣無故貶了官,但劉邦為了兒子,也顧不得許多了,誰叫你當臣子呢?給你發工錢,就得任勞任怨幹活!

為了更益於理解趙堯升官事件,我們先來了解下御史府這個官僚系統。

御史這個部門是執掌監察的,他們是垂直單位,即全國的分支機構不受當地政府管理,而直接由御史臺管理,主要職能上相當於現在的人民檢察院。但那時候,他們的職權可比檢察院大多了。

御史府的主管領導即為御史大夫,與丞相,太尉並稱三公。御史大夫除了執掌監察,也參與朝政,所謂“議大政,必下丞相御史”。御史大夫職能上是副丞相,也可以這麼理解,御史大夫就相當於現在兼任最高人民監察長的第一副總理,御史大夫作為朝廷的二把手,還有一個優勢,很多丞相都是先當御史大夫,再升丞相。

御史系統的第二個梯隊為御史丞和御史中丞,所以俗稱“二大夫”,“亞長”,因為御史大夫要輔佐丞相處理政務,所以監察的執行實際上由“二大夫”完成的,。

第三梯隊的御史一般有幾種:侍御史,符璽御史,繡衣御史,部刺史等。

侍御史外號柱下史,之所以會得到這個外號,是因為侍御史在朝會時總是站在殿柱下。你別看侍御史秩六百石,但能做這種官,絕不容易,要做侍御史,一則必須得是某方面的專家,比如掌管奏章、律令、文書、檔案、宮禁圖書以及地方上計簿籍,甚至法律,像精於算術,律法,曆法的張蒼就曾擔任過這種職務。二則必須深得皇帝信任,皇帝不信任,學問再好也是白搭。所以說,侍御史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於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

符璽御史,也就是趙堯擔任的職務,顧名思義即是幫皇帝執掌玉璽、兵符,屬於皇帝的近臣。官階雖小,但因為經常要陪在皇帝身邊拿大印,蓋章,所以前途遠大。

繡衣御史不常設,主要用於刺探情報,*老百姓起義的,相當於密探。

部刺史則是中央派出到地方的監督員,秋冬到所屬郡國巡察,當時人稱為行部,刺史透過行部以瞭解下情,歲終則赴京師奏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