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各級官員都得身體力行。
這些文武大臣,都必須在籍田禮當天天明之前,趕到社稷廟中立班侍候與迎接皇帝。
籍田禮那天,皇帝必須早早從未央宮起駕出發,乘上平輦,身穿龍袍,有儀仗隊約二千人隨從護送,隊伍浩浩蕩蕩。先到東邊太廟祭告天地,然後早餐,再到籍田御耕所更衣,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乘玉輦立御耕位降輦,由太常卿前導至御耕褥位坐定。再由籍田令奉奉上皇帝使用的御耕器具耒耜,先由執耒者拿著,然後送給皇帝開始三推之禮。
皇帝三推之禮完畢後,由禮官請皇帝登上農壇觀耕臺,親自觀覽文武大臣與庶民耕種籍田的情景。大臣們的五推,九推之禮完後,最後由司農少卿引導庶民百人播種籍田的情景。
所有程式走完,皇帝才能起駕回宮。
當然,有很多皇帝都舉行過籍田禮,有不少則是做做樣子。
但劉恆卻不一樣。
劉恆舉行完籍田禮,並不是一拍屁股走人,他是真把籍田當作了自己的責任田,閒暇時期,劉恆會帶著皇后,大臣,宮女,侍衛們去種田,生產一些供祭祀用的糧食。劉恆耕田,竇皇后就養蠶織布。特別難得的是,劉恆除了自己耕田,還下令大臣們與諸侯王要有自己的責任田,不去辦公室上班的時候就去田裡上班。要是手腳勤快點的,還能把口糧給掙回來。
自從文帝二年恢復籍田禮之後,以後的每年都會舉行籍田禮,從不間斷。
如果有哪位不識趣的仁兄闖進了籍田,恰好碰見一群頭戴斗笠,手拿秧苗,光著腳丫的人在田間地頭忙碌著,該仁兄不但不噓寒問暖,反而咋呼幾下,那就得倒黴了,要知道,從裡面隨便拉出一個人來,他的爵位都能讓人當場斷氣。
另外,如果你以為籍田的面積小,那就大錯特錯了,據《漢官儀》中有記載,凡稱籍田為千畝。
千畝之數,就算擺在今天機械作業的情況下,也夠忙活一陣子了,更別說那刀耕火種的年代。
親耕大典的確轉移了大家的注意力,但它卻讓大小官員們頗為傷筋動骨,而且大臣們從此有了自己的責任田。不種還不行,人家皇帝都種,做臣子的豈能偷懶?!這對早已脫離體力勞動,養尊處優的各級官僚來說,簡直就是要了老命。可是天子勸課農桑,恢復籍田並無過錯,誰都清楚,如果沒有老百姓賣力地耕作,哪裡來的權貴們的稅收?
很多人叫苦不迭,但又不敢上疏反對,於是就有了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的感受。皇帝自然不能得罪,他們便只能把矛頭指向了賈誼。
恢復籍田是賈誼出的主意,遣列侯就國也是賈誼出的主意的。權貴們聚在一起恨得咬牙切齒,都說這毛頭小子當官不要命,存心跟功臣勳貴作對,早晚得弄死他。
賈誼雖然覺察到了處境有些孤立,但卻依然堅持原則,做事雷打刀劈般凌厲。
賈誼的本意是以天子親耕籍田來遏制日益奢靡,背本逐末的社會風氣,而劉恆卻另有有深意。劉恆不但要藉機收穫民心,更重要的是他要暫時緩和朝廷因為遣列侯就國引起的矛盾。
老臣們得知劉恆將彈劾賈誼的奏疏壓下的時候,一番傷筋動骨的籍田大禮下來,他們更是敏銳地意識到正面的攻擊賈誼不會奏效,倒不如劍走偏鋒。
他們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叫鄧通。
鄧通,官至上大夫。在中國官場不乏神奇的當官際遇,鄧通算是奇中之奇。我們常聽到一個笑話,甲跟乙說我年薪一千萬。乙吃驚地問道你是做什麼的。甲說做夢的。你還別笑,鄧通的官運確實是做夢做來的,而且夢成了首富。
他是蜀郡南安人,父親叫鄧賢。鄧家家道殷實,所以鄧通幼年有機會讀書,但鄧通不是塊讀書的料,書沒讀進去幾個字,卻因為愛好摸魚捕蝦練就了一身水上本領。
鄧通長大後,鄧賢出於光大門楣的願望,花重金將鄧通送往京師做了郎官,根據特長,職務為掌管行船的黃頭郎。
如果沒有一番奇遇,僅憑鄧通的才學是沒有出頭之日的,但鄧通也有他的優勢,他人長得帥,站在人堆裡比較出眾,當然,光憑長相也沒多大機會,男人靠長相出人頭地的機率少之又少!
鄧通的貴人是文帝。文帝雖然寬厚仁孝,但卻迷信,他有一天突然夢見自己登天,在只有一步之遙之時,卻始終攀不上去。正在著急之際,突然有人從文帝背後推了他一把,他一回頭仔細看了一眼推自己的人,只見此人黃頭短衫,衣結在後。文帝夢醒後,便去漸臺中找尋,見黃頭郎中只有一人衣帶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