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華夏兒女的愛國情思就是透過這雙手展現出來的。
這些年來,就是高紅甫的這雙大手每天把天安門廣場上的祖國第一旗撒向藍天的。
然而,練就這樣一雙有力的大手卻不是一日之功。
2002年入伍的高紅甫最初進國旗護衛隊時是方隊的護衛隊員。當時的升旗手是安徽宿州籍的吳猛。
吳猛快要復員時,中隊打算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高紅甫。
聽到這個訊息,高紅甫心裡還有些直打鼓。他擔心自己勝任不了這個艱鉅而神聖的光榮任務。當時強化訓練剛結束,上方隊都讓高紅甫覺得有些緊張。他有些懷疑自己的能力。
高紅甫在心裡想:我能夠勝任這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嗎?能夠保證在任何天氣中都能在瞬間讓我們的國旗準確無誤地飄揚起來嗎?
高紅甫同時又激勵自己:我是軍人,是軍人就應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就應該勇敢、忠誠,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既然組織上把這麼光榮而神聖的任務交給自己,自己就要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和培養,就得盡心盡力、不辱使命。
中隊長找高紅甫談話的時候,高紅甫毅然接受了這項光榮的任務。
那天,在場的還有吳猛。中隊長讓吳猛在復員之前帶一段高紅甫。
當時有著這樣一雙有力大手的是吳猛。
那段時間裡,每每看到吳猛那雙非同一般的大手,高紅甫內心就充滿了一種敬佩之情。
他問吳猛怎麼樣才能練出這樣的一雙手來,吳猛的回答只有一個字:“練!”
升旗手要練的是展旗、收旗功。
展旗和收旗是展示有中國特色升、降旗儀式的“專利”。當把國旗掛上旗杆開始升起時,旗手要迅速將17平方米的國旗向空中撒出一個扇形,這是“展旗”。而降旗時當國旗降至杆底的一剎那,旗手要迅速將國旗收攏成一個錐形,此為“收旗”。一展一收,看似動作簡單,其實則不然,其中隱藏著許多力度、技巧上的把握和揣摩。
升旗時撒旗的那個瞬間講究的是如行雲流水般的灑脫和大氣,17平方米的旗子撒出去之後,不但要保證國旗不接觸地面,還要飄出一個漂亮的扇形,要有一種舉重若輕的瀟灑和偉岸,體現出的是一種力與美的完美結合。
高紅甫知道,要做到這種舉重若輕和行雲流水,就要有充足的手勁和臂力。
為了練臂力,高紅甫天天拿一個3公斤重的鐵餅向外撒,一撒就是幾百上千次,直到累得抬不起胳膊來。吃飯的時候,右手痠痛得根本動不了,只得用左手拿筷子。
高紅甫是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當兵離開家之後,爺爺奶奶牽掛他,有時會打電話問他在部隊訓練累不累。有一次,高紅甫接到奶奶的電話時,剛訓練完的右手連話筒都拿不起來了,但他還是強忍著疼痛說了聲不累。說完之後,眼淚就溢滿了他的眼眶。 。。
3 升旗手的手(2)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的訓練後,高紅甫成了國旗護衛隊有名的大力士,雙手也眼看著一天天大起來。還有一個變化是高紅甫事先沒有料到的,那就是他的右臂比左臂明顯要粗壯很多。
練好臂力是第一步,這只是撒旗需要具備的一個基本條件。
如何撒旗,書本上並沒有現成的做法,只有靠升旗手們自己傳幫帶,靠他們在實踐中細心去摸索和積累經驗。
撒旗看似簡單,實際上卻蘊藏著許多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技術性操作,稍稍把握不好就會使國旗繞杆、纏手,使國旗展不開,從而影響升旗質量和觀瞻。為此,高紅甫在虛心向吳猛請教的同時,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內心仔細地體味和揣摩。除參加完中隊組織的正常訓練外,他還要自己給自己加班,在營區內架設的模擬旗杆上反覆練習,有時候會練到深夜一兩點鐘,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高紅甫終於可以上廣場升旗了。第一次升旗的時候,高紅甫哭了。這當然是激動的淚水,他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怎麼就有那麼多的眼淚掉下來。
高紅甫很快就掌握了晴朗天氣狀況下的撒旗要領。一連許多天,升旗效果都非常好。
但是,還沒來得及高興,新的問題就又來了。
一天,正趕上天氣有點風,雖然別人沒看出什麼來,但高紅甫卻感到升旗的效果不如平時好。
那天的午飯高紅甫沒有吃好。他一直在琢磨一個新問題。遇到這麼點小風就影響升旗效果,要是遇到下雨天和颳大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