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上加入孫中山的秘密會黨,已經奮鬥35年了,還在為國奔走。梅家產業為革命傾掉了,你爺爺留給你的財產,就是為國而奮鬥。”
“我就愛這份產業。”小保子學著大人腔調說,“爺爺說高山上松樹最結實,我就要做高山小松。”
奶孫二人口中的“爺爺”,名叫梅曉村,字旭之,現時人們都叫他梅老。他是北洋武備學堂出身,做過軍官,後來在原籍拉民軍反清,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再起。民國以後,從廣東到武漢,他都是左派
國民黨,1929年蔣桂戰爭後,他辭去一切公職,在家賦閒。小保子父親梅祝陶是黃埔生,討厭內戰,辭職回家,在軍中曾幹過中校副團長。抗戰炮聲一響,梅家又賣掉了150畝地和鳳陽城裡的四道瓦房大院,全家搬回鄉下老宅,用賣
房地產的錢作軍響,組建一支600人的隊伍,由梅祝陶任大隊長。梅老越來越窮,也不是大官,卻受到社會廣泛尊敬。
這位燕嬸本是淮河船家女出身,自幼習武,膽大心細,有一股子舊式俠士習氣。她做了梅老繼室以後,跟老頭子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粗識幾字,也是經多見廣的人。老頭子交代她在蘇家圩子一帶扶起一個抗日司令,她到蘇家和蘇祝周談了,很失望,蘇大少只在警校學過些擒拿術,再就是懂得些捕賊破案竅門,帶兵打仗,狗屁不通。恰巧祝娟突然來了,向燕嬸只講了天保和小馬隊概況,她已十分高興,在蘇家住一宿,今兒一早就現場考察去了。
在小馬隊駐地,她受到熱情歡迎與款待。上午,看了騎兵們幾項精采表演,然後和士兵們座談。這些兵全是“民國二十六年壯丁”,國民政府歷年強徵壯丁入伍,就是這一年度要求最嚴,兵質也最好。於是這些兵:無一例外地都是被捆到軍隊裡來,當然也就無一例外地對政府當局不滿;他們無一例外地都參加過上海和南京之役,當然也就無一例外地都有大戰經驗;他們又是從南京日軍火化活人的屠場上暴動出來的脫險戰俘,當然也就無一例外地願意抗日;他們無一例外地全是丁家鎮兵禍的倖存者,當然也就無一例外地仇恨胡宗南,乃至討厭整個嫡系軍;他們無一例外地崇敬天保,當然也就無一例外地愛護自己團體,英勇善戰,紀律嚴明。還有,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是農民,北方人居多,當然無一例外的全是窮苦人家子弟……這許多“無一例外地”在燕嬸面前宛如一尊尊無比堅強的鋼鐵之柱,她,滿心地笑了。
下午,她同天保談,她問,天保答,祝娟作補充,就是談天保的學業和作戰經歷,又著重講他的指揮經驗、戰鬥力形成和統軍方法。
“李支隊隊伍是怎麼形成的呢?” 燕嬸問。
天保回憶到:那時的南京,多數軍隊是大炮一響,長官跑光,軍隊失控,一片大亂。在潰敗的路上,長官們多數成了光桿司令了,誰能攔住多少兵,誰就是多大的官,沒誰跟他爭大小。李嘯天也成了光桿司令,在路上與後來在王家店“抗日結義”的那群兄弟姐妹先後相遇,因為新交舊識、志同道合而共同攔阻組織亂兵。由於人心太散、他方干涉,兩次組織起來的亂兵,又兩次炸散,還騷擾了百姓,給丁家鎮造成不小的損失。第三次組織起來的李支隊除前兩次炸散留下的幾百名官兵外,全部是石立景和韓七娘帶回來的從南京日軍火化活人屠場上暴動出來的脫險戰俘。
“你們在王家店結拜是怎麼回事?” 燕嬸又問。
“當時是莫德成的主意,他說:蔣委員長與馮大樹、李宗仁是把兄弟,江蘇幫頭子顧祝同和韓德勤也是八拜之交,我們為什麼不能拜個大把子呢?大家贊成,由何小原寫年庚帖子。李嘯天與張道之都是32歲,依月份李居長,張居二;鄭斌28歲居三,任三營長兼炮營長;莫德成27歲居四,任二營長;石立景26歲居五,任搜尋隊長;吳有才25歲居六,任軍需官;有四位24歲,按月份韓序七,關序八、盛序九、王序十;何小原與我同為23歲,小原序十一,我排在十二,任支隊參謀長兼一營長;祝娟22歲,排在十三,負責政工隊。”
燕嬸探討道:“你們戰力強是不是因為結拜的原因?”
“有這方面的因素,但不是主要的。第三次組織起來的李支隊官兵多為脫險戰俘,親歷了日軍的野蠻屠殺,在一個地方日軍就燒死身邊3萬多戰俘和平民,那要殺盡中國人的惡毒和絕勁,使大家心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和震撼,由麻木到覺醒,由幻想保命到幻想破滅,由受辱忍羞到知辱怒恥,不僅意識到沒有退路的滅頂危險和勇戰才能自存的道理,更有了殺盡倭寇也難消心頭之恨的狠勁,積極殺